[发明专利]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590.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炳;周政;张锋;李磊;孟为民;王宝荣;杨高东;罗华勋;杨国强;田洪舟;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脱硫 废水 智能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该智能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碱洗塔、废水换热器、废水加热器、氧化反应装置,废水换热器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热源进口以及热源出口,碱洗塔上设置有碱液循环管线;氧化反应装置出来的氧化水从所述热源进口进入废水换热器中,热源出口连接有成品罐,碱液循环管线连接有脱硫废水支管,脱硫废水支管与所述物料进口连接,物料出口连接废水加热器;氧化反应装置内双侧壁对称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本发明的智能处理系统通过布设了微界面发生器后,提高反应相界面的接触,此外该智能处理系统不需要人为操作,可实现智能控制操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烯脱硫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主要代表产品,在石油化工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乙烯产量的增加,能够带动和促进三大合成材料和其他有机材料的增加,可以说,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水平的主要标志。所以国家大力发展乙烯工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问题,乙烯生产过程中,就会必不可少的产生一些废水废气等。
在乙烯装置的生产运行中,由于洗涤脱除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气体会产生大量的废碱液,而废碱液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物、残存的氢氧化钠和黄油,由于其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经常给下游的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影响污水排放标准,是困扰乙烯装置的老大难问题。
目前,对各种废碱液的处理,国内外生产厂家大多采用湿式氧化技术。最近,吉林乙烯装置投产时,采用湿式氧化法处理碱洗塔脱硫废液,与生产装置同时投产。流程简单,效果良好,脱硫率达90%以上。这一方法是以聚酞菁钴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将来自碱洗塔的含硫废水中的硫醇钠和硫化纳分别氧化为二硫化物RSSR和Na2S2O3,主要条件空气:废液=100:1(体积);催化剂用量5ppm/m3废液,常温常压,接触时间3-5小时,经处理后,废水含硫量由4-5g/l降至0.5g/l以下,汇入厂污水站后为lmg/1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上述湿式氧化处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了催化剂后,虽然操作温度和压力不高,基本可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操作,但是采用了催化剂后本身成本比较高,后续反应结束后,还要考虑催化剂的后续回收、处理的问题,操作非常不便,无形之中多增加了很多后续工作。
此外,随着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况且通过采用人为控制的方式,很容易出错,而且人工成本也比较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智能处理系统,该智能处理系统通过布设微界面发生器后,提高了两相之间的传质效果,该微界面发生器可以将气泡打碎成微米级别的气泡,从而增加气相与液相之间的相界面积,使得氧气可以与乙烯脱硫废水更好的融合形成气液乳化物,提高氧化反应效率,同时由于乙烯脱硫废水中的氧气被打碎成小气泡后,气体体积变小,从而减缓了气泡上浮的浮力,使得氧气在乙烯脱硫废水中停留的时间更长,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增加了反应相界面的传质效果。
同时,通过采用了微界面发生器后,整个智能处理系统不需要采用催化剂,就可以实现常温常压操作,不采用催化剂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免去了催化剂需要后续回收、处理,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的出现,整个处理方法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操作流程也相应的简化许多。
上述智能处理系统可实现处理系统运行参数的智能控制,不需要人为控制,降低了出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降低了人力成本,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智能处理系统进行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操作简便、操作条件更加温和,能耗低,处理后的乙烯脱硫废水中,有害物去除率可达99%左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样本分析设备的液体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