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群运动仿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7660.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0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华;佘春东;宋锡源;毛天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群 运动 仿真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群运动仿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待仿真场景的人群所存在的各种状态;获得人群中的个体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触发条件;获得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动作信息;根据各种状态、触发条件和动作信息,对待仿真场景中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人群运动仿真方法,可以对不同仿真场景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从而模拟出每种仿真场景下逼真的人群运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群运动仿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人群运动仿真技术,是针对某一确定的仿真场景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的,只能针对某一确定的仿真场景中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例如针对高铁站场景的人群运动仿真技术,只能针对高铁站场景内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而无法对其他场景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群运动仿真方法及装置,以提供一种可通用的人群运动仿真方案,从而可以通过该人群运动仿真方案对不同仿真场景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从而模拟出逼真的人群运动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群运动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得待仿真场景的人群所存在的各种状态。
获得人群中的个体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触发条件。
获得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动作信息。
根据各种状态、触发条件和动作信息,对待仿真场景中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
可选的,获得待仿真场景的人群所存在的各种状态,包括:
确定待仿真场景的人群所存在的各种第一类状态;其中,第一类状态中包括子状态。
获得人群中的个体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触发条件,包括:
获得人群中的个体由一种第一类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第一类状态的第一触发条件。
获得人群中的个体由一种第一类状态的一子状态转移到该种第一类状态的另一子状态的第二触发条件。
将第一触发条件和第二触发条件,确定为状态转移的触发条件。
可选的,第一触发条件的优先级高于第二触发条件;
上述根据各种状态、触发条件和动作信息,对待仿真场景中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包括:
确定虚拟个体所处于的子状态,以及,所处于的子状态所对应第一类状态;其中,虚拟个体为用于对个体进行仿真的人物影像。
当同时接收到将所确定的子状态转移到所确定的第一类状态的另一子状态的第二触发条件,以及,将所确定的第一类状态转移至另一种第一类状态的第一触发条件时,获得将所确定的第一类状态转移至另一种第一类状态的动作信息。
驱动虚拟个体按照动作信息所指示的运行轨迹进行移动。
可选的,第一类状态包括:紧急疏散状态;所获得的第一触发条件中包括:发生预设紧急事件的目标触发条件;目标触发条件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上述根据各种状态、触发条件和动作信息,对待仿真场景中的人群运动进行仿真,包括:
确定虚拟个体所处于的子状态,以及,所处于的子状态所对应第一类状态;其中,虚拟个体为用于对个体进行仿真的人物影像。
当同时接收到将所确定的第一类状态转移至紧急疏散状态的目标触发条件,以及,将所确定的第一类状态转移至为非紧急疏散状态的另一第一类状态的第一触发条件时,获得将所确定的第一类状态转移至紧急疏散状态的动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