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的极板和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7712.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盛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锐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H01M8/0466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极板 气密性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燃料电池的极板和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化控制单元、气体控制单元和被测单元;气体控制单元通过管路与被测单元连接;气体控制单元与自动化控制单元连接;
在气体控制单元中,在气源(1)与连接口之间设有直通干路,连接口与被测单元连接;在每条直通干路上均设有通气阀,
在气源与排空口之间设有旁路,该旁路上分流出若干支路,使支路汇集于直通干路上,对被测单元提供气体;该支路位于通气阀的下游,支路的出口段与设有流量计的旁路连接;
所述直通干路上设有压力表、通气阀;支路上设有支路阀;旁路上设有旁路阀和流量计,在排空口的前端设有排空阀;
所述气源(1)与连接口之间分别设有三条并联的直通干路L1、L2、L3,连接口A(16)与被测单元第一腔体连接、连接口B(17)与被测单元第二腔体连接、连接口C(18)与被测单元第三腔体连接;通气阀A(10)设在直通干路L1的前端,通气阀B(9)设在直通干路L2的前端,通气阀C(8)设在直通干路L3的前端;直通干路L0为设在气源(1)与直通干路并联接口之间的管路;
在气源(1)与排空口B(15)之间设有旁路P2,旁路P2与直通干路L1、L2、L3并联设置,旁路P2上依次设有旁路阀D(23)、旁路阀B(21)、流量计(19);该旁路P2出口端设有排空阀B(14),位于旁路P2出口的前端管路上分流出支路M1、M2、M3;支路与直通干路对应连接,并分别在支路与直通干路连接入口前端、支路出口端设有支路阀;支路M1、M2、M3出口设置旁路P1上,旁路P1一端设有排空阀A(7)与排空口A(27)连接,另一端与旁路P2连接且该连接处位于旁路阀D(23)、旁路阀B(21)之间,使设置旁路P1上的旁路阀C(22)与旁路阀D(23)并联;在与旁路阀B(21)和流量计(19)所在管路上还并联设有旁路P3,在旁路P3上设有旁路阀A(20);
在直通干路L0上依次设有气源压力表(2),减压阀(3),减压压力表(4),通气阀D(5),安全阀(28),通气压力表(6);
所述支路M1与直通干路L1连接,支路M2与直通干路L2连接,支路M3与直通干路L3连接;
当被测试单元为电堆时,所述的气体控制单元出口与电堆各腔入口连接,电堆的出口端封闭;当被测单元为极板或多个极板的叠片时,使用与端板结构的夹具,在压机上施压使夹具闭合处于类电堆组装状态,气体控制单元出口通过夹具连接到极板或叠片的各腔体入口,而夹具对应极板、叠片的各腔体出口置于封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锐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锐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7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