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PET打包带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737.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刘建平;王明义;张天荣;马红伟;孔壮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5/06;C08K13/02;C08K5/03;C08K3/38;C08K3/22;B29C48/07;B29C48/40;B29C48/92;B29C55/02;B29L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pet 打包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PET打包带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30‑40%的PET树脂、25‑50%的阻燃剂与助剂混合后挤出造粒,得到功能母粒;(2)将所述功能母粒与剩余的PET树脂干燥后,与剩余的阻燃剂混合,喂入挤出机挤出,得挤出料;(3)所述挤出料通过口模形成料坯后经过定型冷却、加热拉伸、冷却、尺寸加工、收卷、包装,即得一种抗拉高绝缘阻抗汽车电池用阻燃PET打包带材料。本发明中通过螺杆组合的排列,加工温度的调整,螺杆转速的调整,喂料方式的调整,加工母粒的形式,机头结构改造等工艺试验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提高了纵向韧性,产品尺寸的稳定性也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新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阻燃PET打包带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全球的气候环境,所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会带动很多的产业。新能源汽车中对于塑料新材料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比如电池所使用的绑带材料就是一种新型抗拉高绝缘阻抗PET绑带。
目前整个PET绑带的行业中生产的模式都是对PET原料和颗粒助剂采用传统的烘料→单螺杆挤出→牵引成型→包装的加工方法,这样的加工模式只是适合简单的PET绑带的生产要求,而新型抗拉高绝缘阻抗PET白色绑带通过优选阻燃剂,能在大幅度提高PET材料的阻燃性能,达到UL94 V0等级的同时得到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另外,添加优选的抗氧剂助剂组合和耐水解剂,提高材料的长效耐老化和耐水解性能,如果采用传统的PET绑带的生产方式就必须将原料进行一次加工,把粉体料做成颗粒料,然后采用单螺杆挤出,牵引成型,最终形成PET绑带,而这样的生产模式有以下几个弊端:材料二次挤出对材料本身的性能造成损失;材料二次加工会造成加工成本的增加;材料需要两次加工,对于设备的型号与种类需求不一样,对生产前期的设备投入增加了成本;材料两次加工,增加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难度;同时新型抗拉高绝缘阻抗PET白色绑带不光在性能上满足标准要求,在尺寸方面也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且PET绑带产品每卷中不得有接头(每卷长度为600-800米),所以对整个加工过程控制非常的严格。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PET打包带制造方法,本发明本发明采用了新型的双螺杆挤出的模式,减少了产品的烘料环节,减少了材料的二次加工,增加了产品的全尺寸的检验及修剪模具,在减少操作步骤、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材料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PET打包带制造方法,本发明中通过螺杆组合的排列,加工温度的调整,螺杆转速的调整,喂料方式的调整,加工母粒的形式,机头结构改造等工艺试验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提高了纵向韧性,产品尺寸的稳定性也大幅度提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PET打包带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T树脂总量的30-40%、阻燃剂总量的25-50%与助剂混合后挤出造粒,得到功能母粒;
(2)将所述功能母粒与剩余的PET树脂分别干燥后,与剩余的阻燃剂混合均匀,喂入挤出机挤出,得挤出料;
(3)所述挤出料通过口模形成料坯,并经过定型冷却、加热拉伸、冷却、尺寸加工、收卷、包装,即得一种抗拉高绝缘阻抗汽车电池用阻燃PET打包带材料。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助剂包括抗氧剂、增粘剂、润滑剂、耐水剂。
优选地,所述PET树脂总量、所述阻燃剂总量、所述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PET树脂75-85%、阻燃剂10-20%、抗氧剂0.3-2%、增粘剂0.01-2%、润滑剂0.01-0.5%、耐水解剂0.01-0.5%。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溴化聚苯乙烯、硼酸锌和三氧化二锑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中十溴二苯乙烷、溴化聚苯乙烯、硼酸锌、三氧化二锑的重量比为(6-8):(2-3):(1-2):(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