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918.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2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欣然;马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外侧 异形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第一固定部顶部由内侧到外侧顺次具有第一顶部锁定螺孔、第二顶部锁定螺孔、第三顶部锁定螺孔和第四顶部锁定螺孔;第一固定部中部由内侧到外侧顺次具有第一中部锁定螺孔、第二中部锁定螺孔和第三中部锁定螺孔;第一斜插锁定螺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下部;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位于第二固定部表面;前侧连接螺孔,位于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前侧位;后侧连接螺孔,位于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后侧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
背景技术
关于骨折提供治疗与复健的方式通常需依据受伤部位的骨骼结构而给予适当的治疗,当骨折的部位靠近关节处时,不适合使用石膏固定,通常会采用骨固定板以及骨钉做为固定骨折的器械。
现有的胫骨骨折固定方式是首先间接将骨骼复位后,再利用骨固定板进行间接固定,但此种方式却复位或固定的效果不佳,且手术耗时较长;手术康复后,骨折处容易因固定力不足,导致移位;另外,传统的骨固定板需要完全贴附于骨骼上,且依赖骨板与骨骼间的摩擦力以达固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此固定方式会对骨膜锁定造成骨折部位的血液运输不良,同时也会造成术后的骨折处的愈合缓慢或其它并发症的产生。因此术后恢复效果也会呈现不佳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异形块自身的多点交锁结构固定更加牢固,并且不再依赖与骨骼间的摩擦力,贴附效果更好,包裹范围更大且提供可靠的支撑,还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所述胫骨近端外侧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与胫骨外侧上端的曲面相适配,用于固定在所述胫骨外侧;
所述第一固定部顶部由内侧到外侧顺次具有第一顶部锁定螺孔、第二顶部锁定螺孔、第三顶部锁定螺孔和第四顶部锁定螺孔;
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一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一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
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二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二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二竖直倾角;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
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三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第三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三竖直倾角;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
当第四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四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四锁定螺钉的第四上螺接部与所述第四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四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四竖直倾角;所述第四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四水平倾角;
所述第一水平倾角、所述第二水平倾角、所述第三水平倾角和所述第四水平倾角依次减小;
所述第一固定部中部由内侧到外侧顺次具有第一中部锁定螺孔、第二中部锁定螺孔和第三中部锁定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