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油渣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8174.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温自强;薛士科;李建锁;周长丽;王兵;郭立达;吴鹏飞;何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342 | 分类号: | C01B32/342;C01B32/348;C01B32/33;B01D11/02;B01D5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陈晓彦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油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焦油渣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焦油渣与萃取剂混合,离心分离得到萃取油和固体残渣,其中所述萃取剂为煤焦油蒸馏馏分的轻油、酚油、萘油或洗油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萃取油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得到焦油组分;将所述固体残渣与活化剂的水溶液混合,脱水、活化,活化完成后冷却,洗涤干燥,得到活性炭。本发明采用煤焦油蒸馏馏分作为萃取剂,能充分将焦油渣的成分溶解和萃取,使得固体残渣中的焦油量小于0.1%,同时由于萃取剂的成分与焦油的成分相近,在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有利于萃取油中焦油组分和萃取剂的分离,也有利于萃取剂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油渣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炼焦过程煤气中夹带的煤粉、半焦等混杂在煤焦油中,形成大小不等的团块,称为焦油渣。焦油渣属于有毒、有害的固体废渣,处理不当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浪费资源,其中一些高沸点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强致癌物苯并芘,严重污染大气,危害人们的健康。
焦油渣的处理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煤焦油渣中的油、渣进行分离,回收有价值的焦油和煤粉,然后进一步加工利用,常用方法有溶剂萃取分离、机械离心分离和热解分离。第二类是将焦油渣作为燃料、配煤添加剂或对其进行资源化的开发利用,常用方法有用于配煤炼焦、用作燃料和制备活性炭。但是各类处理方法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溶剂萃取分离中难于寻找高效、绿色环保的有机溶剂,机械离心分离效果不够彻底易造成后续处理不便,热解分离污染小但会消耗大量能量,配煤炼焦或直接作燃料则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甚至会造成污染物排放超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焦油渣处理工艺不彻底、消耗能高、污染环境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焦油渣的处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焦油渣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焦油渣与萃取剂混合,离心分离,得到萃取油和固体残渣,其中所述萃取剂为煤焦油蒸馏馏分的轻油、酚油、萘油或洗油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b、将所述萃取油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得到焦油组分;
步骤c、将所述固体残渣与活化剂的水溶液混合,脱水、活化,活化完成后冷却,洗涤干燥,得到活性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焦油渣的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申请采用煤焦油蒸馏馏分作为萃取剂,能充分将焦油渣的成分溶解和萃取,使得固体残渣中的焦油量小于0.1%,同时由于萃取剂的成分与焦油的成分相近,在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有利于萃取油中焦油组分和萃取剂的分离,也有利于萃取剂的回收再利用。
本申请采用气相色谱分离,能将焦油组分中的十余种组分分离,分离效果优异,同时将分离的固体残渣与活化剂混合制成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不仅经济高效的回收其焦油组分,还能解决固体残渣的回收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优选地,所述焦油渣与萃取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20,其中质量的单位是g,体积的单位是mL。
优选焦油渣与萃取剂的混合比例,使得萃取剂能够将其中的焦油组分充分提取,若是萃取剂用量少,容易出现提取不充分的现象,若是用量太多,过量的萃取剂影响后续焦油组分的进一步分离。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条件为:温度为90-98℃,搅拌速度60-120rpm,搅拌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离心分离的条件为:离心速度为6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耐磨板堆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