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介质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8768.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0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游;解跃青;乔淑平;吴峻岭;连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有限元 模型 参数 变形 方法 介质 系统 | ||
1.一种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导入吸能模块的有限元模型,所述有限元模型采用四面体体单元,所述四面体体单元的表面均为三角形;
步骤2、根据有限元模型的外表面,生成全封闭的三角形壳单元;
步骤3、删除有限元模型的四面体体单元,保留材料模型属性;
步骤4、在有限元模型的开孔区域的壳单元上建立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所述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关联其覆盖的三角形壳单元;
步骤5、移动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的节点,改变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的形状,进而实现有限元模型开孔区域尺寸的大小变化;
步骤6、对有限元模型表面的三角形壳单元进行网格重构,生成满足网格单元质量要求的三角形壳单元;
步骤7、由重构的三角形壳单元生成新的吸能模块的四面体体单元,并赋予原来四面体体单元的材料模型属性;
步骤8、删除重构的三角形壳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有限元模型的三维空间中,移动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的节点,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的形状发生更改,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相关联的三角形壳单元的位置和形状发生对应的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开孔区域的底面的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的节点往前移动第一距离,开孔区域的上表面的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的节点往下移动第二距离,开孔区域的下表面的二维网格变形控制块的节点往上移动第三距离,开孔区域的尺寸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至步骤8,通过编程生成脚本文件,将开孔区域的变形控制设置为参数化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网格单元的质量,与三角形壳单元的最长边长和最短边长的比率成反比,比率越大,质量越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壳单元的厚度为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至步骤8,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的前处理过程中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模块为汽车前端吸能泡沫。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上,其特征在于,被处理器读取后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上,其特征在于,处理器从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后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7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道壳体以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角度无极调节及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