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移位支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8785.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和;陆建;朱光宇;韦建宇;沈正华;冯明浩;李玉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F2/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 支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移位支架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防移位支架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外的裸架。裸架包括防脱部以及连接在防脱部一端的连接部,连接部与本体连接,从而将裸架连接在本体上。防脱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用于与本体形成生长空间,而且防脱部上开设有多个与生长空间连通的防脱孔,因此当防移位支架植入人体管腔中后,组织通过防脱孔进入生长空间,从而在生长空间内生长,以固定防移位支架,防止支架移位,同时由于连接部设置在防脱部的一端,防脱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与生长空间连通的开口,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防脱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移位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的管腔(例如食道、肠道等)由于各种原因、病变而引起狭窄或梗阻等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在狭窄或梗阻部位植入一枚支架,以保证管腔相应部位的通畅性。
然而在支架植入人体管腔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支架移位,支架移位后会导致原有症状的复发,因而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在内镜下复位原支架或植入新支架,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此为了防止出现支架移位这一问题,目前部分支架上进行了防移位的设计,然而现有的具有防移位设计的支架仍然存在防移位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防移位支架,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防移位支架防移位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防移位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上述的防移位支架。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移位支架,其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外的裸架;所述裸架包括防脱部以及连接于所述防脱部一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防脱部用于与所述本体形成生长空间,所述防脱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生长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防脱部具有贯穿地且与所述生长空间连通的多个防脱孔,以使组织通过所述防脱孔进入所述生长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生长空间。
可选地,所述本体具有柔性部,所述防脱部位于所述柔性部外,所述柔性部用于产生形变,以使所述柔性部与所述防脱部之间形成所述生长空间。
可选地,所述防脱部呈环状,所述防脱部套设于所述本体外。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子连接部,多个所述子连接部沿所述防脱部的周向依次设置在所述防脱部的一端。
可选地,多个所述防脱孔矩阵状分布,以形成网格结构。
可选地,所述防脱部为采用金属丝编织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防脱孔为所述网状结构的网格孔。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中间段以及两个杯口段,两个所述杯口段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段的两端,且所述杯口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间段的径向尺寸;所述裸架位于所述杯口段外。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间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间段间隔设置;所述防移位支架还包括第一连接线,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中间段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移位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间段外的第一覆膜,所述第一覆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中间段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杯口段包括大径段、连接段以及小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间段的径向尺寸;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大径段和所述小径段固定连接,所述小径段与所述中间段连接;所述裸架从所述大径段外延伸至所述小径段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未经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