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垃圾分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9125.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任牡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仁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G10L15/06;G10L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冯慧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语音 识别 垃圾 分类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垃圾分类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用于采集语音的语音采集模块相连,控制器与用于对语音采集模块采集语音的声源进行定位的声源定位模块相连,控制器与用于根据声源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判断声源准确位置坐标的声源方向判定模块相连,控制器与用于根据声源方向判定模块的判定结果对语音采集模块采集语音进行处理的语音处理模块相连,语音处理模块将处理后得到的语音输入声学模型,控制器与用于提取来自声学模型处理后得到语音中关键字的关键字提取模块相连;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支持语音识别功能、语音识别不准确、不具备自主学习功能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垃圾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居民在投递垃圾时需要自主完成分类。但对于普通居民,因为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自行判断垃圾所属类别会比较困难,所以市面上出现了人工输入垃圾名称,自动判断垃圾所属类别的系统终端。
但是,现有的系统终端不支持语音识别功能,并且由于噪声源干扰,会出现语音识别不准确的情况。此外,现有的系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功能,通常需要人工扩展识别范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垃圾分类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支持语音识别功能、语音识别不准确、不具备自主学习功能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垃圾分类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用于采集语音的语音采集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用于对所述语音采集模块采集语音的声源进行定位的声源定位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用于根据所述声源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判断声源准确位置坐标的声源方向判定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器与用于根据所述声源方向判定模块的判定结果对所述语音采集模块采集语音进行处理的语音处理模块相连,所述语音处理模块将处理后得到的语音输入声学模型,所述控制器与用于提取来自所述声学模型处理后得到语音中关键字的关键字提取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器与存储各类垃圾包含垃圾的语音的垃圾分类数据库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用于在所述垃圾分类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关键字提取模块提取关键字相对应垃圾类型的对比查询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没有在所述垃圾分类数据库中查询到的关键字发送给人工客服平台,所述人工客服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垃圾类型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用于根据所述对比查询模块的查询结果、所述人工客服平台的传输数据进行语音播报的语音输出模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语音采集模块包括阵列分布设置的话筒,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每个话筒的位置坐标。
优选地,所述声源定位模块根据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中话筒的位置坐标及声音强度计算声源位置坐标。
优选地,所述声源方向判定模块根据所述声源定位模块计算的声源位置坐标与系统终端的相对位置判定声源方向。
优选地,所述语音处理模块通过调整波束形成器的时延补偿权值对来自声源方向的语音进行增强处理,并对非声源方向的语音进行削弱处理。
优选地,所述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于每个语种对应的语料,将提取得到的语音特征输入第一输入层;
S2、在第一输入层基于预设的第一权重矩阵计算向第一隐藏层输出的输出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仁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仁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抗EGFR纳米抗体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