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散树脂粘结成型的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9195.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8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飞;朱鹤飞;王新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9C65/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树脂 粘结 成型 防护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散树脂粘结成型的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树脂颗粒均匀分布于平板形态的成型模具;S2:在S1中的成型模具上放置具有金属网底面的金属框,采用翻转设备将其翻转,使分布完成的树脂颗粒转移到所述金属框内;S3:对S2中金属框内的树脂颗粒均匀喷洒粘结剂,加热预固化;S4:在S3中的金属框表面铺上基布面料,加热固化,从金属框中取出基布面料,即得离散树脂粘结成型的防护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离散树脂粘结成型工艺,保证树脂颗粒之间间隙清晰,柔软透气性能优异;采用平板成型模具可以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减少了防护材料的裁剪切割工序,提高了终端穿戴防护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防护材料及其制造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散树脂粘结成型的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身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不论是个体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机械加工、屠宰、建筑等工业领域,防护意识日渐提升。特别是在一些重工业领域,从业人员与钢铁、玻璃、板材等硬质材料接触频繁,容易受到伤害。从事特种工作必须佩戴相应人身防护装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也逐渐加强自我防范。另外,包括普通百姓在内的公安、协警、干警在平常生活中也会有时需要防护服装用来抵御歹徒攻击,避免人身伤害。
专利CN101125040A公开了一种复合防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防刺面料由面料和涂层点组成,涂层点粘结在面料的正面上,多个涂层点组成防护涂层点阵,其制备工艺采用在辊筒上安装漏斗模具,防护料通过模具的一组排管粘结在面料上。这种工艺制备的复合防刺面料虽然生产高效,但很容易树脂连成一片,间隙丧失。专利CN101646556A公开了一种整体柔性的复合防护材料,其在基布上设置清晰可见的图案护板,所述护板是小型、非重叠、印制树脂材料的构件。这种材料有一定的防切割功能,但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专利CN104501659A公布了一种柔性防刺材料粘结成型方法,使粒子均匀分散在模具的各个模块中,然后对应固定一个薄膜,对粒子均匀涂敷粘结剂,撕去薄膜,铺上面料加热固化,可以制得一种柔软透气的防刺材料。但是这种生产工艺,薄膜不容易固定,很容易让粒子之间残存粘结剂,导致粒子粘连成一片,降低防刺材料的柔软性和透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防刺面料树脂连成一片而导致面料柔软性和透气性差或生产工艺复杂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离散树脂粘结成型的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离散树脂粘结成型的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树脂颗粒均匀分布于平板形态的成型模具;
S2:在S1中的成型模具上放置具有金属网底面的金属框,采用翻转设备将其翻转,使分布完成的树脂颗粒转移到所述金属框内;
S3:对S2中所述金属框内的的树脂颗粒均匀喷洒粘结剂,加热预固化;
S4:把S3中的金属框置于压烫机上,其表面铺上基布面料,加热固化,从金属框中取出所述基布面料,即得离散树脂粘结成型的防护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的板厚3-100mm、长100-2000mm、宽100-2000mm;所述成型模具上均匀分布多个小孔,所述小孔之间的距离为0.1-5mm、孔深为0.6-5mm;所述小孔的水平面尺寸为任意两点间距离为1-2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小孔形成的图案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多边形、不规则花纹或衣服的袖子形状、前片形状、后片形状或手套的掌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颗粒的水平面尺寸为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20mm,其厚度为1-5mm;所述树脂颗粒为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所述热塑性树脂与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复合制备成的复合增强材料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