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匀色高韧性塑料薄膜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0280.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刚;江四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正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5/103;C08K9/10;C08J5/18;C08G18/77;C08G18/3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匀色高 韧性 塑料薄膜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匀色高韧性塑料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疏水聚酰胺材料69‑76份、三硬脂酸甘油酯1‑3份、表面功能化染料5‑7份、抗氧剂1‑2份、增塑剂3‑4份。本发明的塑料薄膜是由疏水聚酰胺材料制备,由于疏水聚酰胺材料是由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和乙二醇通过聚合制备,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中含有硅氧烷键,在与乙二醇聚合后生成的产物中交叉含有大量的硅氧烷键,进而使得制备的聚酰胺材料表面均匀的含有大量的硅氧烷键,提高了聚酰胺材料的疏水性能,进而使得制备的聚酰胺塑料薄膜具有较高的疏水性,进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聚酰胺塑料薄膜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较差,吸潮、透湿性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制备领域,涉及一种匀色高韧性塑料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尼龙薄膜是一种非常坚韧的薄膜,透明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光泽,抗张强度、拉伸强度较高,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和耐有机溶剂性,耐磨性、耐穿刺性优良,且比较柔软,但是其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较差,吸潮、透湿性较大。
无机颜料由于价格低廉,耐晒,耐热,耐候,耐溶剂性好,遮盖力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涂料油漆,塑料、油墨等行业,但是无机颜料与聚氨酯之间没有亲和力,进而造成其聚酰胺通过无机染料染色时染色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匀色高韧性塑料薄膜及其制备工艺,该塑料薄膜是由疏水聚酰胺材料制备,由于疏水聚酰胺材料是由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和乙二醇通过聚合制备,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中含有硅氧烷键,在与乙二醇聚合后生成的产物中交叉含有大量的硅氧烷键,进而使得制备的聚酰胺材料表面均匀的含有大量的硅氧烷键,提高了聚酰胺材料的疏水性能,进而使得制备的聚酰胺塑料薄膜具有较高的疏水性,进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聚酰胺塑料薄膜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较差,吸潮、透湿性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匀色高韧性塑料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疏水聚酰胺材料69-76份、三硬脂酸甘油酯1-3份、表面功能化染料5-7份、抗氧剂1-2份、增塑剂3-4份;
其中疏水聚酰胺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酰氯加入丙酮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氯铂酸六水合物,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50℃回流反应2-3h,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硅氧烷基酰氯;其丙烯酰氯和三甲氧基硅烷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02-1.04的比例混合;
步骤2,将步骤1中制备的硅氧烷基酰氯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向其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硫酸溶液,同时向其中加入5-羟基间苯二甲酸,常温下搅拌反应14-15h,然后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硅氧烷基苯二酸;硅氧烷基酰氯和5-羟基间苯二甲酸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比例混合;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备的硅氧烷基苯二酸加入二氯亚砜溶液中,升温至60-70℃搅拌反应8-10h,然后进行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二氯亚砜,得到硅氧烷基苯二酰氯;同时每克硅氧烷基苯二酸中加入二氯亚砜溶液6-7mL;
步骤4,将步骤3中制备的硅氧烷基苯二酰氯加入氯仿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8-12℃,然后向其中缓慢加入叠氮化钠,搅拌反应2-3h后缓慢升温至60-90℃,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硅胶粉减压旋蒸至粉末状,然后再通过石油醚过柱得到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每克硅氧烷基苯二酰氯中加入叠氮化钠0.34-0.38g;
步骤5,将步骤4中制备的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加入丙酮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乙二醇溶液,升温至50-60℃搅拌反应4-5h,然后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疏水聚酰胺材料;每克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中加入乙二醇溶液0.41-0.46g;由于硅氧烷基间苯二异氰酸酯中含有硅氧烷键,在与乙二醇聚合后生成的产物中交叉含有大量的硅氧烷键,进而使得制备的聚酰胺材料的疏水性能和耐热性能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正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正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