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融自助设备的三维布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143.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岭;谭铖;王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融 自助 设备 三维 布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融自助设备的三维布线方法,该金融自助设备内包括多个具有电气属性的功能模块,所述三维布线方法具体包括步骤:第一步,机械结构建模:绘制金融自助设备的整体结构3D模型;第二步,根据自助设备的需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绘制二维接线图;第三步,绘制电气零件具有电气属性的模型并装配到整机整机中。第四步,三维线束的设计与连接。第五步,电磁兼容性和空间干涉检查,并导出三维线束图纸。本发明公开的金融自助设备的三维布线方法特别适用于金融自助设备研制过程中电气系统的三维布线,能够提高其线束的设计精度,规范布线的工艺,精确计算线缆的长度,节约不必要的布线浪费,节约用户经济支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自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融自助设备的三维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金融自助设备中电气系统的布线方法,采取是二维布线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设计周期长,人工成本高。负责结构设计和线缆设计的工程师,只能被动的接收金融自助设备电气系统的原理,且金融自助设备中常用的线束图基本都是二维的,二维的连接图不直观,易造成布线施工遗漏,返工率高。而在传统的布线生产工艺中,一般根据整机实体的装配情况及个人的经验进行布线,然后在布线过程中,在根据工艺要求来不断的纠正不合理的布线,耗时耗力,人工成本高。
二是,线缆长度无法精确计算。通常是通过在3D模型设计完成后,在3D模型中直接测量,线缆设计只能与柜体结构一起设计,线缆长度不精确,一般会采用“宁长不短”的原则,留很大的余量,造成浪费。
三是,线缆与结构件之间产生干涉。二维布线只能对线缆的大致路径进行描述,空间感不强,根据二维图布线时,经常发现线缆走向与机柜结构的干涉问题。
四是,绑扎美观性差,绑扎不合理。由于一线布线工人的素质高低不一,手法不一,无法详细的保证布线的一致性,会埋下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金融自助设备的三维布线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融自助设备的三维布线方法,该金融自助设备内包括多个具有电气属性的功能模块,所述三维布线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机械结构建模:绘制金融自助设备的整体结构3D模型;
第二步,二维接线图绘制:根据金融自助设备所包括的每个功能模块的线缆接口和类型,以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绘制多种功能模块之间的二维接线图;
第三步,具有电气属性的功能模块的建模与装配:根据金融自助设备所包括的功能模块清单,分别绘制金融自助设备中每个功能模块的结构3D模型,然后装配到金融自助设备的整体结构3D模型中;
第四步,三维线束的连接:根据第二步获得的二维接线图中的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对第三步最终获得的金融自助设备的整体结构3D模型中的每个功能模块,采用三维线束进行连接,获得具有三维线束的金融自助设备的整体结构3D模型;
第五步,根据第四步获得的具有三维线束的金融自助设备的整体结构3D模型,导出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每条三维线束的线缆长度,然后根据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每条三维线束的线缆长度,结合该具有三维线束的金融自助设备的整体结构3D模型,将金融自助设备包括的多个具有电气属性的功能模块进行现场布线施工,最终获得成品的金融自助设备。
其中,在第五步中,对已完成三维布线的金融自助设备3D结构模型,还进行电磁兼容性和空间干涉检查。
其中,金融自助设备内包括电容屏幕模块、扬声器、4G模块、工控主机、电容屏幕、凭条打印机、读发卡器、条码扫描器和模块电源;
其中,工控主机分别通过连接线缆,与电容屏幕模块、扬声器、4G模块、电容屏幕、凭条打印机、读发卡器、条码扫描器和模块电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