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285.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0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墨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10/60;H04L29/08;H04W4/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癌 早期 预警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结直肠癌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该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的具体运行流程如下:S1:筛选高风险人群: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的人群统计姓名和住址,并从当地人社局数据库中调用户籍信息进行匹配,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信息进行归档到本管理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中,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的手机号码每一个月进行定期更新,能够将具体信息对应到每一个人,防止联系不上;S2:通知首次检查:本管理方法所建立的服务器将S1中获得的患有直肠癌疾病人群直系后代的电话号码单独提出,本方法检测效率高,发现患病风险早,且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直肠癌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具有较缓慢的自然病程和较明确的癌前病变,而易于筛查,早期筛查能提高有效降低结直肠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卫生保健系统的差异,在选择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也存在差异,因此,结合中国的现实,开展早期筛查方案意义重大,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显著增高,有研究表明,从2012年到2022年,结直肠癌的在发病率会翻一番,根据国际结直肠癌指南,在中国大约有2.9亿人群符合结直肠癌筛查的目标人群,如何通过有效的早期筛查,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现有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不能尽早发现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且耗费人力物力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检测效率低,不能尽早发现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且耗费人力物力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该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的具体运行流程如下:
S1:筛选高风险人群: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的人群统计姓名和住址,并从当地人社局数据库中调用户籍信息进行匹配,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信息进行归档到本管理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中;
S2:通知首次检查:本管理方法所建立的服务器将S1中获得的患有直肠癌疾病人群直系后代的电话号码单独提出,然后通过服务器向这些号码分别发送提示诊疗信息,诊疗信息为“请收到信息人员收到信息后尽快到附近所在公立医院进行基因检测”;
S3:高风险人群首次检查:收到短信的高风险人群到就近的医院进行CT扫描,若某人CT扫描得到结果为扫描到早期结直肠癌,则由医护人员建议该患者立即就医,若某人CT扫描结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的易感基因检测,对CT扫描结果正常的此人进行易感基因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阳性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对此人进行CEA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假阴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假阴性对应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为真阴性则由医护人员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
S4:高风险人群定期复检:每天从数据库中比对复检信息,若为真阴性的人群,则通过服务器向其发送六个月后进行复检的信息,若为非真阴性人群,则通过服务器向其发送三个月后进行复检的信息,被通知人群在通知日期到达就近医院进行步骤S3的检测操作。
优选的,所述CT扫描为静脉打入造影剂的增强CT扫描。
优选的,所述真阴性的判断标准为15ng/ml,所述假阴性的判断标准为15ng/mlCEA35ng/ml。
优选的,所述CEA检测标本应在离体30分钟内进行标记、切开、固定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墨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墨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