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微小密封器件腔体气体压力和组分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1532.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联;成永军;董猛;郭美如;张瑞年;冯天佑;黄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L15/00;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代丽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微 密封 器件 气体 压力 组分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极微小密封器件腔体气体压力和组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极微小密封器件腔体气体压力和组分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0,构建测量装置;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压力测量腔(2)、穿刺结构、组分测量腔(15)、抽空腔(19)、取样小孔(12)、抽空小孔(17)、抽气单元和质谱计(18);
其中,被测密封器件(8)放置在压力测量腔(2)中;穿刺结构安装在压力测量腔(2)上,用于实现被测密封器件(8)的穿刺;压力测量腔(2)一方面通过串联的截止阀B(11)、取样小孔(12)、截止阀C(13)与组分测量腔(15)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截止阀A(10)与组分测量腔(15)连接;组分测量腔(15)通过抽空小孔(17)与抽空腔(19)连接;质谱计(18)用于分析组分测量腔(15)内气体组分;
所述抽气单元包括低真空泵(22)和高真空泵(23),所述高真空泵(23)通过隔断阀C(21)与抽空腔(19)连接,通过隔断阀D(24)与低真空泵(22)连接;低真空泵(22)通过隔断阀B(20)与抽空腔(19)连接,通过隔断阀B(20)、隔断阀A(16)与组分测量腔(15)连接;
步骤1,将被测密封器件(8)安装在压力测量腔(2)内;
步骤2,启动低真空泵(22),依次打开隔断阀B(20)、隔断阀C(21)、隔断阀D(24)、隔断阀A(16)、截止阀A(10)、截止阀B(11)和截止阀C(13);
步骤3,当组分测量腔(15)内的压力小于10Pa后,启动高真空泵(23),关闭隔断阀C(21);
步骤4,当压力测量腔(2)内的压力小于1×10-2Pa后,关闭截止阀A(10)和截止阀B(11),记录压力测量腔(2)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并计算得到压力测量腔(2)的本底漏放气速率值;
步骤5,若压力测量腔(2)本底漏放气速率小于2×10-8Pa·m3/s,则执行步骤6,否则打开截止阀A(10)和截止阀B(11)对压力测量腔(2)继续抽空,直至满足本底漏放气速率指标要求;
步骤6,在确保截止阀A(10)和截止阀B关闭的情况下,记录压力测量腔(2)的压力值,然后用力按下穿刺结构,然后松开,观察压力测量腔(2)的压力变化情况,如果未发生明显变化,则重新用力按下穿刺结构;
步骤7,依据公式(1)计算被测密封器件腔体压力值:
式中:pT为被测密封器件(8)的腔体压力值,Pa;p0、p1为被测密封器件穿刺前后,压力测量腔(2)的压力值,Pa;V0为压力测量腔(2)有效容积值,m3;VT为被测密封器件(8)腔体有效容积值,m3;
步骤8,气体组分测量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直径的抽空小孔(17)和调节隔断阀C(21)开启度,控制组分测量腔(15)的压力在2×10-4Pa~2×10-3Pa之间;
步骤9,当组分测量腔(15)的压力小于5×10-3Pa后,启动质谱计(18),关闭隔断阀A(16),继续抽真空至组分测量腔(15)的压力小于2×10-5Pa后,记录质谱计(18)给出的组分测量腔(15)本底残余气体扫描谱图;
步骤10,打开截止阀B(11),将压力测量腔(2)内的气体经取样小孔(12)取样至组分测量腔(15)中,同时记录质谱计(18)给出的测量腔残余气体扫描谱图;
步骤11,采用公式(2)计算被测密封器件腔体气体组分及摩尔浓度含量:
式中:Fi为被测密封器件(8)腔体中i组分气体的摩尔浓度含量,%;Ii为取样过程中,质谱计(18)给出的组分测量腔(15)中i组分气体特征峰离子流强度,A;Ii0为取样前,本底扫描过程中,质谱计(18)给出的组分测量腔(15)中i组分气体特征峰离子流强度,A;Ai为校准证书中给出的质谱计(18)对应i质量数离子流强度修正因子;n为取样过程中,质谱计(18)给出的有明显信号的残余气体种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5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