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慢小目标探测系统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2187.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池姗姗;张靓;孟伟;郭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慢小 目标 探测 系统 数据 融合 方法 | ||
1.一种低慢小目标探测系统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对接收到的单雷达航迹数据进行预处理;
a)所述预处理包括剔除野值数据和无效数据,其中野值数据指超出测量范围的数据,无效数据指数据格式不符合的数据;
步骤二、将各雷达航迹数据通过坐标变换转到统一的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转换通过两步完成,步骤如下:
a)雷达测量的目标距离、方位、俯仰为极坐标值,将极坐标值变换到以雷达站址为中心的大地直角坐标系;
b)将以雷达站址为中心的大地直角坐标值变换到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雷达的站址经纬高为,其在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值为:
由大地直角坐标系转到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步骤三、将各单雷达航迹数据由接收时间对齐到当前数据融合时间;接收时间为,数据融合时刻为,融合时刻各雷达航迹位置为:
其中分别为时刻雷达测量的目标位置,分别为时刻雷达测量的目标位置,为目标运动速度,为目标运动加速度;
步骤四、各单雷达航迹分别与所有系统航迹进行关联,选出距离最小的航迹点作为关联成功的点,进行后续的融合;
航迹关联由三步完成,步骤如下:
a)计算雷达的航迹与每一条系统航迹的距离值,判断该距离值是否落入关联门内,距离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雷达的航迹的位置坐标,为系统航迹的位置坐标,若,则认为系统航迹落入了雷达的航迹的关联门内;
b)对雷达的航迹,在落入其关联门内的所有系统航迹中选出距离最近的,认为该雷达的该条航迹与此系统航迹关联上;
c)重复步骤四的步骤a)和b)直至所有雷达的所有航迹均完成关联,得到每一条系统航迹对应的多个雷达或单个雷达的关联航迹;
步骤五、计算步骤四得到的各关联航迹参与融合时的融合系数,其中融合系数计算包括:计算航迹上报频率F、航迹稳定性系数S、航迹准确性系数A、外推系数E、融合系数Q,计算方法如下:
a)航迹上报频率F计算:航迹报告频率即该雷达航迹在一个融合周期内的数据输出率;
F=融合周期/航迹数据输出周期
b)航迹稳定性系数S计算:通过二次函数回归拟合该航迹历史数据得出,体现该雷达自身航迹报告的稳定性;
雷达的航迹历史航迹点数为,坐标分别为,将该个点通过二次函数拟合,得到拟合后的航迹函数为,
拟合回归平方和为:
其中分别为对应的拟合值,分别为对应的均值;
拟合残差平方和为:
拟合系数计算公式为:
该航迹的拟合系数为:
c)航迹准确性系数计算:由近期报告位置与预测的融合位置计算得出,体现该雷达近期报告与融合值在位置上的偏离程度;
系统航迹预测位置为,当前雷达测量位置为,距离偏差为:
航迹准确性系数为:
d)外推系数计算:一个无量纲系数,取值0~1,该周期雷达航迹有更新则为1,若无更新则E为一个小于1但大于0的值;
e)融合系数计算:融合系数是由上述反应航迹质量的系数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
步骤六、利用步骤四计算得到的当前各关联航迹融合系数,加权平均融合各单源航迹信息,得到融合航迹更新值,即:
其中为与该系统航迹关联上的单雷达航迹数,为第个与该系统航迹关联上的单雷达航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21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入壳自动装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货车油箱智能防偷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