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站电极调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3410.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刚;孟庆铸;张克溪;张广涛;赵鑫;魏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K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站 电极 调整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站电极调整机构。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A、齿轮A、齿条、直杆和光轴A的配合设置,可带动充电站支撑板的前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充电站支撑板的前部的高度调整,通过驱动电机B、齿轮B与设有齿轮C和凸轮的齿轮轴的配合设置,可使凸轮改变转动位置,并使凸轮抵接的充电站支撑板的后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充电站支撑板的后部的高度调整,通过设有调整垫的后板的设置,可使后板与墙面之间稳定接触,从而使装置整体保持稳定。本发明可对充电站支撑板的前后部的高度分别进行调整,从而可使充电站支撑板保持水平状态,并使充电站主体保持合适的使用姿态,保证充电站的充电效率,确保充电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充电站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充电站电极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类型的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每一种服务类型的机器人都配备自己的充电站,自主充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般来说充电站都会靠在带交流电源输出的墙面上,墙面的垂直度基本能够保证,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所比如在洁净行业,地面往往不水平或者存在一定倾斜角度,导致不同极性的充电电极发生接触,出现打火花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站电极调整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充电站电极调整机构,包括底座和充电站支撑板,充电站主体设置在充电站支撑板的上表面前部位置,所述充电站支撑板的下表面前部左右两端位置分别设有光轴A,两个所述光轴A之间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上设有齿条,所述充电站支撑板的下表面后部左右两端位置分别设有光轴B,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与所述光轴A和所述光轴B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运行轨迹曲线槽,所述光轴A的下端和所述光轴B的下端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运行轨迹曲线槽中,所述底座上表面前部位置设有电机安装架A,所述电机安装架A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A的输出端设有齿轮A,所述齿轮A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底座上表面后部位置设有电机安装架B,所述电机安装架B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B,所述驱动电机B的输出端设有齿轮B,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后部位置上且在所述电机安装架B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两个对应设置的所述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设有齿轮C,所述齿轮C与所述齿轮B啮合,所述齿轮轴上还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充电站支撑板的下表面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站支撑板的上表面后部设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后侧面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垫。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A、齿轮A、齿条、直杆和光轴A的配合设置,可带动充电站支撑板的前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充电站支撑板的前部的高度调整,通过驱动电机B、齿轮B与设有齿轮C和凸轮的齿轮轴的配合设置,可使凸轮改变转动位置,并使凸轮抵接的充电站支撑板的后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充电站支撑板的后部的高度调整,通过设有调整垫的后板的设置,可使后板与墙面之间稳定接触,从而使装置整体保持稳定。本发明可对充电站支撑板的前后部的高度分别进行调整,从而可使充电站支撑板保持水平状态,并使充电站主体保持合适的使用姿态,保证充电站的充电效率,确保充电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C-C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进行调整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进行调整后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