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热腹泻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292.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段炳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段氏中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腹泻 中药 配方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腹泻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药配方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无花果叶30‑50份、蒲公英20‑40份、藿香20‑40份、赤小豆20‑30份、金银花20‑30份、炙甘草20‑30份、黄连20‑30份、白头翁20‑30份、水300‑500份。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热药水,将足部经络打开,有效成分进入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湿、理气和中、抗菌消炎、收敛止泻,调理脏腑功能,恢复人体阴阳平衡,对湿热腹泻及痢疾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湿热腹泻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湿热腹泻,又称痢疾,是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湿热腹泻,是中医泄泻病中的一种证型,一般因误食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平时爱吃一些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湿热壅滞,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致,临床表现为:腹痛泄泻,泻下急迫,气味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多发于夏秋之交。
传统中医认为脚是人体元精元气总的集合点,脚被称为根中之根。人体十二条经络,有六条到达足部,根据中医整体理论,脏腑功能的病理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足,通过温热中药泡脚方法刺激足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调和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腹泻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湿热腹泻中药配方,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无花果叶30-50份、蒲公英20-40份、藿香20-40份、赤小豆20-30份、金银花20-30份、炙甘草20-30份、黄连20-30份、白头翁20-30份、水300-500份。
作为优选方案,无花果叶30克、蒲公英20克、藿香20克、赤小豆20克、金银花20克、炙甘草20克、黄连20克、白头翁20克、水300克。
作为优选方案,无花果叶40克、蒲公英30克、藿香30克、赤小豆25克、金银花25克、炙甘草25克、黄连25克、白头翁25克、水400克。
作为优选方案,无花果叶50克、蒲公英40克、藿香40克、赤小豆30克、金银花30克、炙甘草30克、黄连30克、白头翁30克、水500克。
一种治疗湿热腹泻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干无花果叶、蒲公英、金银花、炙甘草、黄连、白头翁混合,备用;
(2)分别将藿香、赤小豆捣碎,备用;
(3)向步骤(1)的原料药中加入水混合后,大火煎煮30-40分钟,沸腾后转小火煎煮10-20分钟,取中草药汁,备用;
(4)将水煮至沸腾,加入捣碎的赤小豆,煎煮10-20分钟,再加入捣碎的藿香,小火煎煮10-20分钟,取中草药汁,备用;
(5)将步骤(3)和步骤(4)制取的中草药汁与40-60°C的温水混合,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煎煮过程中所用的容器为陶土砂锅。
一种治疗湿热腹泻中药配方的使用方法,所述泡脚液在使用时,泡脚液与50度的热水以1:10的比例置于木盆中,配制成泡脚水,双脚浸泡于此中草药泡脚水中20-40分钟。
本发明药物的药理作用如下:
无花果叶:味甘微辛;性平;归心、大肠经;具有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归胃、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段氏中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段氏中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