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集成双有源桥变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360.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圣伟;王浩;胡聪卫;贺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1F27/2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吴扬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有源 变换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集成双有源桥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全桥、副边全桥、磁集成结构、原边直流电源、副边直流电源、输入滤波电容、输出滤波电容;能量正向传递时原边全桥工作在逆变状态,副边全桥工作在整流状态,能量正向传递时副边全桥工作在逆变状态,原边全桥工作在整流状态。磁集成结构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储能电感、变压器两项功能。整个变换器仅含有一个磁元件,大大减小了磁性元件的体积,进而提高功率密度。本发明可在移相控制或不对称的PWM控制下实现大功率、小体积、高效双向能量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磁集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磁集成双有源桥变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双向DC/DC变换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伴随着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碳化硅、氮化镓等的应用,变换器正向着高频率、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然而根据统计磁元件如变压器、电感的重量一般占变换器的30%~40%、体积大约占20%~30%,因此磁元件成为限制变换器功率密度提升的主要因数。因此过多的磁元件会导致变换器体积、重量增加,设计成本上升,影响电源功率密度及效率。随着磁集成技术的提出,磁元件的数量体积得以下降。现有的技术大部分对非隔离变换器进行磁集成,部分实现隔离型变换器能量单向传输的磁集成,对隔离型变换器的能量双向传输磁集成较少。现有技术实际设计时,隔离型变换器电感与变压器的磁集成磁芯侧柱容易饱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磁集成双有源桥变换器,以实现双有源桥变换器能量双向传输的磁集成,以及降低磁集成后的磁芯侧柱的饱和度,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磁集成后的磁芯大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集成双有源全变换器,包括原边全桥、副边全桥、磁集成结构、原边直流电源、副边直流电源、原边输入滤波电容、副边输出滤波电容;所述原边全桥包括开关器件S1、开关器件S2、开关器件S3、开关器件S4,开关器件S1的源极同开关器件S2的漏极相连接,开关器件S3的源极同开关器件S4的漏极相连接,开关器件S1的漏极同开关器件S3的漏极相连接,开关器件S2的源极同开关器件S4的源极相连接;所述副边全桥包括开关器件Q1、开关器件Q2、开关器件Q3、开关器件Q4,开关器件Q1的源极同开关器件Q2的漏极相连接,开关器件Q3的源极同开关器件Q4的漏极相连接,开关器件Q1的漏极同开关器件Q3的漏极相连接,开关器件Q2的源极同开关器件Q4的源极相连接;所述输入滤波电容同原边全桥的开关器件S1漏极、开关器件S3漏极和开关器件S2源极、开关器件S4源极相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容同副边全桥的开关器件Q1漏极、开关器件Q3漏极和开关器件Q2源极、开关器件Q4源极相连接;所述原边直流电源同输入滤波电容相连接;所述副边直流电源同输出滤波电容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端口1同原边全桥端口A相连接,磁集成结构端口2同原边全桥端口B相连接,磁集成结构端口3同原边全桥端口C 相连接,磁集成结构端口4同原边全桥端口D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