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通用用户接口进行硬件模块测试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757.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范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通用 用户 接口 进行 硬件 模块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通用用户接口进行硬件模块测试的方法,包括:设定各个硬件模块的测试顺序、要测试的操作流程以及传入参数,从而生成一个硬件测试列表;从硬件测试列表的头节读取要测试的硬件信息;根据配置的硬件信息调用对应的硬件模块,执行预设指令;获取硬件返回的执行结果,收集执行用时、出错原因;将硬件测试列表的头节点移除,并执行第三步,直到整个列表测试完毕;统计收集到的硬件输出数据,生成测试报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对各个硬件模块进行统一的状态监测、诊断调试、收集报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件模块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通用用户接口进行硬件模块测试的方法,适用于监控安防、银行自助服务、收费系统、环境监测等项目的集成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许多行业逐步将关键任务交给计算机处理。使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代替人工,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稳定性强不易出错等优点。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到银行柜员机、排队机,包括监控系统等,需求不断增大,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一些弊端,尤其体现在集成设备的状态监测、设备维护、故障诊断等方面,存在着各个硬件模块制造商不同、固件型号繁杂、不易统计收集测试数据、诊断排查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通用用户接口进行硬件模块测试的方法,通过使用通用的用户接口,对各个硬件模块进行统一的状态监测、诊断调试、收集报告,达到辅助相关人员开展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使用通用用户接口进行硬件模块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配置:将集成设备的各个硬件模块名称、型号、接口、固件的数据记录到磁盘中;
第二步、设定:设定各个硬件模块的测试顺序、要测试的操作流程以及传入参数,从而生成一个硬件测试列表;
第三步、读取:从硬件测试列表的头节读取要测试的硬件信息;
第四步、执行:根据配置的硬件信息调用对应的硬件模块,执行预设指令;
第五步、收集:获取硬件返回的执行结果,收集执行用时、出错原因;
第六步、处理:将硬件测试列表的头节点移除,并执行第三步,直到整个列表测试完毕;
第七步、输出:统计收集到的硬件输出数据,生成测试报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通用的用户接口,对各个硬件模块进行统一的状态监测、诊断调试、收集报告,辅助相关人员开展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使用通用用户接口进行硬件模块测试的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使用通用用户接口进行硬件模块测试的方法,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识别模块、摄像头模块、条码扫描模块、打印机、指纹仪等。用户可通过该技术对包含这类硬件模块的集成设备进行诊断、测试、维护,应用场景例如监控安防、排队机、收银机、收费系统、环境监测等等;本发明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使用通用的用户接口调用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不同的硬件设备存在生产厂家不同、固件版本不同、测试流程不同等问题,本方法采取的解决方案为:阅读不同设备厂商提供的接口文档、调用设备的sdk,在设备接口层进行封装,从而在软件层面上统一设备接口和传入参数的格式;另外,通过通用的用户接口(例如图形操作界面),来实现各种类型的设备模块及操作命令的统一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