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5046.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臧润清;董浩;李骁啸;周会芳;李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5/00 | 分类号: | F25B25/00;F25B27/00;F25B37/00;F25B41/04;F25B4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13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吸附 吸收 联合 间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本发明白天吸附床吸收太阳能,吸附剂开始解吸,解吸后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放热,这部分热量和辅助加热器热量一起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储存在储液器中;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冷却,之后进入冷风机与用冷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换热,当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吸收器需要冷却时,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控制载冷剂流入吸收器进行冷却,保证了吸收器的吸收能力;夜间吸附床温度降低,此时吸附剂开始吸附制冷剂,吸附式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从储液器中流出,流经节流阀,在蒸发器中完成相变制冷过程后重新进入吸附床;达到了节能环保,制冷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间接制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以采用吸收式与吸附式两种形式联合供冷的间接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发现氟利昂类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能产生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国际上已达成完全禁用CFC类、逐渐限制使用HCFC类制冷剂的共识。为此,全球的科研工作者也积极研究氟利昂替代技术,其中以研究人工合成类制冷工质为主,但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人工合成的物质,尽管从一开始看对人类是有益的,但随着该物质的大量和长期的使用,就逐步显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系统就有明显优势。
吸收式制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为制冷剂,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以热能为驱动能源,除了利用锅炉蒸气、燃料产生的热能外,还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同时,制冷机在真空状态下运行,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但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吸收器需要冷却,否则会导致温度过高吸收能力下降。吸附式在能量回收及节能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适合当前环保要求,固体吸附式制冷还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无噪音、抗震性好及几乎不受地点限制等一系列优点,但吸附式制冷系统冷凝热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考虑到间接制冷系统具有可以将制冷剂循环回路集中在小空间内,便于远距离输送冷量等直接冷却不能取代的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可以将三者优点结合起来并克服上述问题的的新型间接制冷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系统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系统环保节能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设计合理简单,回收利用了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冷凝热,解决了吸收式制冷系统由于吸收器温度过高导致吸收能力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吸附、吸收式联合间接供冷系统,由吸附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和载冷剂系统组成,
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包括吸附床1、冷凝器2、储液器3、节流阀一4和蒸发器一5;吸附床1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2入口管路连接,冷凝器2出口与储液器3入口管路连接,储液器3出口与节流阀一4入口管路连接,节流阀一4出口与蒸发器一5入口管路连接,蒸发器一5出口与吸附床1制冷剂入口管路连接;
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吸收器6、溶液泵7、节流阀二8、热交换器9、发生器10、冷凝器11、节流阀三12,蒸发器二13;蒸发器二13出口与吸收器6入口管路一连接,吸收器入口管路二与节流阀二8出口连接,节流阀二8进口经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10出口管路二连接,吸收器出口管路与溶液泵7入口管路连接,溶液泵7出口经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10进口管路连接,发生器10出口管路一与冷凝器11进口相连,冷凝器11出口与节流阀三12进口管路连接,节流阀三12出口与蒸发器二13进口管路连接;
载冷剂系统包括冷风机14、载冷剂泵15、电磁阀一16和电磁阀二17;冷风机14与载冷剂泵15入口管路连接,载冷剂泵15出口分两路,一路经电磁阀一16通入吸收器6,一路经电磁阀二17,两路汇合与蒸发器一5的载冷剂进口管路连接,蒸发器一5载冷剂出口管路与蒸发器二13载冷剂进口管路相连,蒸发器二13载冷剂出口管路与冷风机14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5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三通管件的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利用冷凝热除霜的间接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