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池渗透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6217.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银;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大高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15/04;E03F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范圆圆 |
地址: | 22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渗透 水处理 工艺 | ||
1.一种污水池渗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缝处理:用专用工具将缝隙内的嵌填物清理干净,并将缝内两侧凿毛,所述缝的凿开深度为池壁厚度的一半,至能观察到止水带为止,最后将缝隙用水冲洗干净;
步骤二、嵌缝封堵:在凿开的缝隙底部平施两根耐压引水软管,再用油麻丝拧成股后进行嵌缝,嵌缝时使用专业工具将油麻丝嵌入到缝内底部,嵌缝的同时先把注浆管穿透油麻丝,油麻丝嵌缝完毕后,抽去两根引水软管,此时油麻丝底部形成无管注浆通道;
步骤三、预埋注浆口:在油麻丝嵌缝层上,使用速凝材料进行嵌缝封闭,嵌缝封堵的同时预埋注浆口与注浆管连接;
步骤四、压水实验:速凝材料完全凝固后有足够的强度时,即用水进行实验,直到注浆管管口处有水溢出为止,此时记下吸水量;
步骤五、配料: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配料,测算出注浆时的所用时间,确定注浆配料的凝固时间和强度;
步骤六、反压注浆:用高压手动注浆泵分别对每个注浆口进行注浆,注浆机的压力必须大于漏水点的压力,这样才能将高分子注浆料直接注入伸缩缝内以及止水带破破裂的部位与之形成一个整体,高分子注浆料遇水膨胀速凝,达到长期深层止水的效果;
步骤七、注浆口封堵:注浆料完全凝固后,用速凝材料封堵注浆口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池渗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三的工艺适用于污水池的伸缩缝处理,当污水池缝隙为池壁段裂缝或施工缝隙且缝隙较大时,采用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一、缝处理:用专用工具将段裂缝、施工缝进行铣缝开槽,并做成U形槽,一般U形槽宽为3-5cm,槽深为4-6cm,用水将U槽冲洗干净,以便于观察渗漏点、裂缝大小分布情况、漏水量等;
步骤二、埋管封闭:在处理后的U形槽底部,平施两根耐压引水软管平放在缝隙渗漏部位上,用速凝材料进行嵌缝封闭,速凝材料初凝时,抽去引水管,使U形槽底部形成无管注浆通道;
步骤三、预埋注浆口:注浆嘴要布置水源处,缝隙如纵横交错,在交叉口应设注浆嘴距离,根据缩缝的大小结构形状而定,一般为1.5米左右,如缝隙多而不规则时,应多设注浆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池渗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五的工艺适用于污水池的伸缩缝处理,当污水池缝隙为池壁段裂缝或施工缝隙且缝隙较小时,采用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一、确定漏水位置:详细检查漏水缝隙,裂纹缝隙不太明显时要用记号笔将裂纹缝进行标记边接,分析渗漏情况,确定注浆孔位置及间距;
步骤二、钻孔:使用钻孔工具沿缝隙两边错位进行钻孔,孔距一般为10—15cm,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角度宜≦45°,钻孔深度≦池壁厚度结1/2,钻孔时必须斜穿透漏水缝,但不得将结构打穿;
步骤三、预埋注浆针头:观察主漏水孔的压力,泄水孔分别安装膨胀止水针头,用内六角扳手拧紧,使注浆针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
步骤四、注浆:使用高压灌浆机试压,注浆时注浆压力不得超过砼结构受压范围,单孔逐一连续进行注浆,当相邻注浆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1~2分钟,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灌浆孔;待所有的孔都灌完后,回到先前第一个灌浆孔逐一连续进行注浆,以确保注浆压力最大化,注浆顺序为由下向上;
步骤五、拆除针头:注浆完毕24小时后,漏水部位确认不漏即可拆除个露的注浆针头,清理干净池体已固化的溢漏出的注浆材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池渗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注浆口预埋距离一般为1-1.5米左右,封堵层表面与原伸缩缝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池渗透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压水试验时,要注意观察嵌缝封堵层(即嵌缝质量),如发现有水液从表面层溢出时,必须做好记号,并做好嵌缝加固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大高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大高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62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下壳体精密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法脱硫烟气低温余热利用以及消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