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圆柱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7243.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胜;孙孟泽;夏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燕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表面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圆柱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型转台和改进型传送带,所述传统型转台顶部的中心处夹持有传统型待检测内圆柱面,所述传统型待检测内圆柱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传统型单个工业相机,所述改进型传送带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夹持有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所述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多个改进型工业相机。本发明通过改进型传送带、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和改进型工业相机的结构配合,提高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采集面的精准度和完整性,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和检测流程,无需传统方案所必须的夹取装置和转台,无需设置多个工位;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工件只需通过传送带传送即可完成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圆柱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缺陷检测通常是指对物品表面缺陷的检测,表面缺陷检测是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对工件表面的斑点、凹坑、划痕、色差、缺损等缺陷进行检测。
使用者在对轴承套圈等零件内表面缺陷检测时,传统的方法往往需要使用夹取装置将零件置于转台上,转台转动一圈,位于斜上方的相机采集内表面图像数据,转台每转动一个角度,相机采集一次图像数据,一个零件的检测需要经过多次采集,如此必须要增加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例如转台和夹取装置,需要设置一个单独的工位,同时流程较繁琐,使检测方法复杂化,降低零件缺陷的检测速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内圆柱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圆柱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流程较繁琐,零件缺陷检测速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圆柱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型转台和改进型传送带,所述传统型转台顶部的中心处夹持有传统型待检测内圆柱面,所述传统型待检测内圆柱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传统型单个工业相机,所述改进型传送带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夹持有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所述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多个改进型工业相机;
其操作步骤如下:
A、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在改进型传送带上进行有序缓慢传动,接着改进型工业相机对相应的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进行图像采集,接着进行感兴趣区域提取,由于受到光源照射角度不同,不同位置改进型工业相机拍摄到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的每个面的图像灰度有很大差异,可以根据灰度的变化提取感兴趣区域;
B、感兴趣区域提取完成后,采用局部阈值法对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进行准确定位;
C、提取出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的图像进行后续分析,根据缺陷的性质,运用灰度值特征筛选将原始图像减去均值滤波后的图像获得差值图,再对差值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出缺陷区域;
D、缺陷分割完成后,根据不同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识别分类;
E、至此对单个改进型工业相机采集图像的处理分析已经完成,此时将多个处理结果统一,得到单个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内表面的缺陷结果。
优选的,所述改进型工业相机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改进型工业相机沿改进型传送带的中心处呈对称状态分布。
优选的,所述改进型工业相机采集图像数据为单次,所述改进型工业相机的拍摄图像面积大于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内表面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的数量分为每三个一组,所述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位于改进型传送带顶部表面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分别对应位于改进型工业相机的正下方,所述改进型待检测内圆柱面的拍摄图像呈对称状态分布。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内圆柱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