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精炼效率的气体保护式精炼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062.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程敬卿;王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2 | 分类号: | C21C7/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精炼 效率 气体 保护 | ||
本发明涉及钢冶金精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高精炼效率的气体保护式精炼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罐体,且支架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气体存储箱,所述气体存储箱的一侧面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腔室,且罐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罐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淋喷板。本发明利用下进气口通入保护气体与钢液进行接触,并配合搅拌杆的工作,使氩气与钢液充分搅拌接触,再利用上进气口通入保护气体配合淋喷板和喷头的作用,使钢液呈淋喷式喷出,加大钢液与保护气体的进触面积,便于将钢液中溶解的气体和悬浮的非金属夹杂物完全消除,提高钢液的精炼效率,同时净化箱的使用,也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冶金精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高精炼效率的气体保护式精炼机。
背景技术
炉外精炼工艺是钢厂普遍采用的精炼工艺流程,为了提高钢的纯净度,对于炉外精炼工艺技术的研究不断地研究和开发,以在生产成本降低的条件下,提高炉外精炼工艺技术和设备,并且在现今的钢铁冶金发展进程中,炉外精炼已经成为了确保钢铁质量和实用性的重要途径。高纯度原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势必提高大块非晶合金的开发和应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高纯原料的供给能力也必然限制大块非晶合金的工业化生产,而且钢液中含有非金属夹杂物,既有原材料带入的,也有熔炼过程中金属与炉气它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的化合物,因此钢液的精炼是一个突破点。
现有的钢液精炼过于繁琐复杂,在通入保护气体进行精炼时,通入气体与钢液的接触面积不够充分,使得钢液中溶解的气体和悬浮的非金属夹杂物消除不够彻底,容易导致精炼效果低,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亦会有有害气体产生,在排放气体时,若是处理不好,会影响生产环境以及空气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精炼效率的气体保护式精炼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精炼效率的气体保护式精炼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精炼效率的气体保护式精炼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罐体,且支架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气体存储箱,所述气体存储箱的一侧面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腔室,且罐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罐体的内部对应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杆,且罐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淋喷板,所述罐体的内部上端靠近淋喷板的一侧设置有上进气口,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净化箱,所述罐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排气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罐体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气压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气体存储箱贯通连接,且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腔室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罐体的内部下端位于搅拌杆的一侧设置有下进气口,所述下进气口和上进气口的一端均贯穿罐体延伸至第一腔室的内部与进气管的一端贯通连接,且进气管的一端靠近气体存储箱的外侧设置有气阀。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一端贯穿第一腔室延伸至罐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第一腔室的内侧壁连接处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连通有主液管,所述主液管的一端贯穿第二腔室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底端,且主液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腔室延伸至罐体的上端,且与所述淋喷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淋喷板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淋喷孔,且淋喷板的上端嵌入设置有管排,所述管排的一端对应主液管的一端位置处贯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淋喷板的上端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连杆,所述管排的下表面对应淋喷孔的位置处连通有若干个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