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形物体接触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8440.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5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东;李俊渊;黄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文聪 |
地址: | 51053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形 物体 接触 检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形物体接触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确定第一向量、第二向量和第三向量,确定第一判别因子、第二判别因子和第三判别因子,以及在所述第一判别因子θ1、第二判别因子θ2和第三判别因子θ3具有相同符号的情况下,返回第一检测结果,反之返回第二检测结果等步骤。所述方法通过简单的坐标计算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物体之间是否发生接触,可以避免使用标量判别法、矢量判别法以及矩阵求逆等复杂的数学运算,从而简化算法,减小计算量,无需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即可实现,减少在执行任务时耗费的时间,具有较低的实现成本。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工业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角形物体接触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产品设计、工业生产、电子游戏和计算机仿真等领域,广泛地存在对物体的接触或碰撞进行测试的需要。现有技术通常是先对物体进行建模,然后执行标量判别法、矢量判别法以及矩阵求逆等数学运算,根据运算结果来判断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接触或碰撞。现有技术的算法复杂、计算量庞大,对计算机设备的运算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执行任务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因此实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形物体接触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三角形物体接触检测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所在平面的法向量
确定第一向量第二向量和第三向量所述第一向量第二向量和第三向量从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的一个顶点分别指向所述第二三角形物体的各个顶点;
通过公式确定第一判别因子θ1、第二判别因子θ2和第三判别因子θ3;
在所述第一判别因子θ1、第二判别因子θ2和第三判别因子θ3具有相同符号的情况下,返回第一检测结果,反之返回第二检测结果;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与第二三角形物体之间未发生接触,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与第二三角形物体之间存在空间错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返回第二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还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与直角坐标系;所述直角坐标系与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位于同一平面;
确定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各顶点的坐标;
根据各顶点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对应的截距范围;
确定所述第二三角形物体与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所在平面交点的坐标;
根据所述交点的坐标,确定所述交点的等效截距;
在所述交点的所有等效截距处于相应所述截距范围内的情况下,返回第三检测结果;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与第二三角形物体之间发生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交点的等效截距不处于所述截距范围内的情况下,返回第四检测结果;所述第四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与第二三角形物体之间未发生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与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的一个顶点重合,所述直角坐标系的一条数轴与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的一条边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各顶点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对应的截距范围这一步骤,包括:
根据各顶点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三角形物体的各条边的直线方程,从而确定第一截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光纸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模型及其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