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及其应用和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8583.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顾欣燕;肖培英;赵晓琛;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何德俊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莱斯 芽孢 杆菌 mes861 及其 应用 产品 | ||
本发明提供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经液体培养得到微生物菌剂;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于2018年12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57;所述液体培养的步骤为:在30 m3扩发酵罐中装有20 L液体发酵培养基,115℃‑122℃湿热灭菌35‑40 min后冷却到35℃,将一级种子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控制罐压在0.02 Mpa‑0.07 Mpa,在35℃培养26 h,至芽抱形成比例大于等于90%时,结束发酵,放罐,得到微生物菌剂。该菌株对禾谷镰刀菌拮抗效果明显,能防止或减轻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促进水稻稳产、增收,改善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提供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及其应用和产品。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食粮作物,但是目前部分地区还存在秧苗长势差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病秧、弱秧。其中,在旱育秧条件下,立枯病成为旱育稀植技术的最大障碍,正常条件下立枯病的发病率在15%左右,因为气候、管理等方面的起因,毁灭性发病情况也时有发生。该病害是由于受多种不利环境的因素影响,导致秧苗的抗病能力降低,从而易被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病菌侵入引起发病。
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原菌主要有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孢菌属Fusarium oxysporium Schelcht(尖孢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 Sacc.(木贼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App. et Wr. (茄腐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cheld(串珠镰孢菌)及无孢目、丝核菌属的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立枯丝核菌)等,还有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菌属的Pythium spp. (腐霉菌) 等真菌。镰孢菌一般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为害。丝核菌则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幼苗间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常规防治方法采用选择疏松通气,保水保肥力强的床土,土壤酸化处理、化学农药等方法防治病害的发生。通常这些操作较为繁琐且化学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等问题,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同时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微生物能有效防治植物病害的发生,同时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符合绿色防控的发展方向。然而,目前未见有贝莱斯芽孢杆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该菌株能拮抗禾谷镰刀菌,防治水稻立枯病。
本发明所提供的的贝莱斯芽孢杆菌(
本发明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可用于拮抗禾谷镰刀菌或制备拮抗禾谷镰刀菌产品。
发明人经试验研究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对强致病力的禾谷镰刀菌具有显著的拮抗效果,拮抗效果达92.8%,而禾谷镰刀菌作为水稻立枯病的主要致病菌,所以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对水稻立枯病具有防治作用。
本发明还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MES861在防治水稻立枯病或制备防治水稻立枯病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