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CU工作状态监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8748.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雷萍;殷民;郑东文;石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cu 工作 状态 监控 电路 | ||
1.一种MCU工作状态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线路,用于检测所述MCU的PWM端口是否发出PWM信号,以判断所述MCU是否死机;所述比较线路分别与所述MCU及其供电电源连接;
电源控制线路,用于控制所述MCU与所述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线路分别与所述MCU、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比较线路连接;
重启计时线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控制线路断开所述MCU与所述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及再次导通二者之间的连接的时间间隔;所述重启计时线路分别与所述比较线路和所述电源控制线路连接;
其中,当所述比较线路未检测到所述PWM信号时,所述比较线路控制所述电源控制线路断开所述MCU与所述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后再导通二者连接,以使所述MCU重启;
所述比较线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5、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7、电阻R19、电阻R23、电阻R24、三极管Q1、三极管Q4、三极管Q6、电容C1、电容C2、低压比较线路和高压比较回滞线路,其中,所述电阻R1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第一端与所述重启计时线路的输出P_driver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1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1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9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第一端与所述MCU的PWM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7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9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第一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3第一端与所述重启计时线路的输出N_driver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4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而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低压比较线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高压比较回滞线路与所述低压比较线路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CU工作状态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线路包括电阻R6、电阻R10、电阻R13、电阻R18、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91、电容C92、电容C93、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5和电源转换芯片U5,其中,所述电阻R6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0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第一端与所述比较线路内的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1的第一端与所述MCU的EN端口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2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91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92与所述电容C91并联,所述电容C93第一端接地而第二端与预设正电位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而发射极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5的2端口与所述预设正电位连接而3端口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CU工作状态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正电位电压为3.3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CU工作状态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启计时线路包括电阻R26、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5、电阻R36、三极管Q7、三极管Q8、电容C3、电压比较线路和反向驱动线路,其中,所述电阻R26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29第一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8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9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0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5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比较线路内的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36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而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容C3与所述电阻R29并联,所述电压比较线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29的第一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比较线路内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反向驱动线路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比较线路的第二端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比较线路内R23的第一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7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液压助力系统、液压泵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多机构串联运动协调控制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