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堤坝护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9666.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勤;高鹏;谢晴;罗茂盛;麻泽龙;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曾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堤坝 护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堤坝护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堤坝护坡装置,包括多个安装在堤坝上的堤坝防护单元,堤坝防护单元包括上水机构、引水机构和防护格栅,上水机构包括泵体和叶片驱动组件,叶片驱动组件包括叶片轮毂、周向均匀设置在叶片轮毂上的叶片装置和与叶片轮毂同轴设置的转轴,叶片装置包括叶片和弹性件,叶片通过弹性件安装在叶片轮毂上,叶片的迎水面正对水流方向,转轴的一端与叶片轮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泵体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堤坝护坡装置,能够通过管道将河道内的水流输送至堤坝的上方,输水过程不消耗电能,节能环保,保证了护坡草的生长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护坡效果,降低护坡的维护成本,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坝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堤坝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堤坝上选择草种应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物,以免河流长期冲刷堤坝,加速堤坝的水土流失。百喜草就是常见的在堤坝上种植的绿化草种之一,建植成功的百喜草草坪抗旱能力非常强,但是存在的问题的此种草不耐涝,因此,在出现河道涨水的情况,水流会淹没堤坝上的草,而该种不耐涝的草则难以存活,加之水位上涨会影响堤坝土层的稳固性,从而造成水土流失,防护失效,因此选择在堤坝上种植耐水涝的植物,则能够避免植物被水长时间的淹没而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但是该种耐水涝的植物也会存在不耐旱的问题,长时间缺水也会影响该类型护坡植物的存活。在目前情况下,为了保证对堤坝上耐水涝植物的生长,则需要保证对该类型植物的按时供水,传统的供水方式,需要人工按时浇水,同时还需要抽水灌溉,无疑会消耗人力物力,也会增加护坡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堤坝护坡装置,能够通过管道将河道内的水流输送至堤坝的上方,输水过程不消耗电能,节能环保,保证了护坡草的生长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护坡效果,降低护坡的维护成本,易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堤坝护坡装置,包括多个安装在堤坝上的堤坝防护单元,所述堤坝防护单元包括上水机构、引水机构和防护格栅,所述上水机构包括泵体和叶片驱动组件,所述叶片驱动组件包括叶片轮毂、周向均匀设置在叶片轮毂上的叶片装置和与叶片轮毂同轴设置的转轴,所述叶片装置包括叶片和弹性件,所述叶片通过弹性件安装在叶片轮毂上,所述叶片的迎水面正对水流方向,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叶片轮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泵体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所述引水机构包括输水管和分水管,所述泵体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泵体的出水端与输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沿着堤坝倾斜向上直至达到防护格栅的上方之后与分水管连接,所述分水管上沿着分水管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正对位于分水管下方的防护格栅;
所述防护格栅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防护格栅的内部形成水流分布通道,所述防护格栅的上端设有与水流分布通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出水口排出的水经过进水口流入到水流分布通道内,所述防护格栅形成的格栅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水流分布通道连通的分流孔。
由于在堤坝上根据堤坝的长度均匀设置有多个堤坝防护单元,能够根据不同的堤坝选择相应数量的堤坝防护单元达到对堤坝整体的防护效果。具体的,由于堤坝防护单元包括上水机构、引水机构和防护格栅,上水机构能够实现将河道里的水流引导堤坝上方,具体的,通过叶片驱动组件实现对泵体的驱动,由于叶片驱动组件包括叶片轮毂、叶片装置和转轴,叶片的迎水面正对水流方向,在水流的冲击力下,叶片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由于转轴的动力输出端与泵体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则在水流驱动的作用下,实现了叶片驱动组件对泵体的驱动,能够很好的利用水动力实现将河道里的水流输送到堤坝的上方,整个输水过程完全依靠水动力无需其他电能等能耗,适合设置在堤坝位置,实现对堤坝的长期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