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船用中速柴油机机缸套冷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0018.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江;邓刚;史长平;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F01P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226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中速 柴油机 机缸套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船用中速柴油机机缸套冷却结构,包括中置气缸套的冷却面和气缸水套的内壁所围成的冷却水腔,所述气缸水套的外壁设置有引水通道,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腔与缸盖水腔之间设置连通部,使得所述气缸水套不与缸盖接触。本发明降低了机体高度,减轻机体重量;同时实现了不走水结构,避免了机体穴蚀;采用窜水管进水到缸盖,能有效避免燃气窜入冷却水,造成开锅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设计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船用中速柴油机机缸套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运行过程中,气缸套与气缸盖及活塞顶部形成燃烧室,其直接接触的高温气体,温度和压力都频繁变化,而且其瞬时值很好,气缸套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且内壁引导活塞做往复运动,容易磨损;同时活塞通过活塞环传递过来大量热量,因气缸套的冷却设计非常重要,冷却不好,容易出现柴油机拉缸等故障。对气缸套冷却来说,冷却液在缸套外部水流均匀分布很重要,同时,对于多缸发动机来说,各缸冷却水流量分布均匀性也很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国产中速船用柴油机常采用缸套与机体一起形成冷却水腔来冷却气缸套。国外最新设计的柴油机中,也采用冷却水套与气缸套形成冷却水腔冷却,但国内直接应用其结构,会有燃气窜气到冷却水中,有开锅的风险。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有:①缸套与机体形成的冷却水腔,由于需要机体支承缸套,其上很长一部分不能做成冷却水腔,其冷却缸套位置不够高,对缸套,特别是对第一道活塞环的冷却不利。机体缸孔内部一般设置加强筋,这样对冷却水均匀分布不利。机体需要加高,导致机体重量增加;
②国外最新柴油机结构中,气缸与缸盖的结合密封处外面便是冷却水,这样一旦气缸密封垫失效(这在国内柴油机中很常见),会导致窜气到冷却水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船用中速柴油机机缸套冷却结构,能降低机体高度,减轻机体重量;实现了不走水结构,避免了机体穴蚀;采用窜水管进水到缸盖,能有效避免燃气窜入冷却水,造成开锅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船用中速柴油机机缸套冷却结构,包括中置气缸套的冷却面和气缸水套的内壁所围成的冷却水腔,所述气缸水套的外壁设置有引水通道,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腔与缸盖水腔之间设置连通部,使得所述气缸水套不与缸盖接触。
进一步,方案一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水腔包括沿着冷却水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水腔下环带和水腔上环带。
进一步,方案二的冷却结构,所述水腔下环部的直径沿着冷却水流动的方向依次减小。
进一步,方案三的冷却结构,所述引水通道包括沿着冷却水方向依次连接的主管水道和支管水道。
进一步,方案四的冷却结构,所述支管水道与所述水腔下环带相切连通,使得冷却水可以切向进入所述水腔下环带。
进一步,方案二的冷却结构,所述水腔上环带侧内表面设置过水环槽。
进一步,方案六的冷却结构,所述水腔上环带内表面设置侧耳水腔,所述侧耳水腔设置于所述过水环槽与所述气缸水套的顶端之间。
进一步,方案七的冷却结构,所述连通部包括多个使所述侧耳水腔与缸盖水腔实现连接的窜水管。
进一步,方案八的冷却结构,多个所述窜水管沿着所述侧耳水腔的边缘周向布置。
进一步,方案一的冷却结构,所述中置气缸套的冷却面构造为向内凹圆弧构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降低了机体高度,减轻机体重量;同时实现了不走水结构,避免了机体穴蚀;采用窜水管进水到缸盖,能有效避免燃气窜入冷却水,造成开锅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