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倾斜RTK航向初始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0356.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起金;牛小骥;林欢;郭若南;赖昌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1/20;G01C25/00;G01S19/49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rtk 航向 初始化 方法 | ||
1.一种倾斜RTK航向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测量杆平放于平坦整洁的地面上,静止m分钟,用于确定大的陀螺零偏初值;
步骤2,扶起测量杆,杆尖触地,倾斜测量杆准备开始晃动,晃动开始前保持静止m秒,用于确定初始的横滚角和俯仰角;
步骤3,测量杆触地,杆尖保持不动,顶端晃动,形成一段运动轨迹线,称之为IMU轨迹线,然后通过如下步骤解算获得INS初始航向误差;
31)通过RTK解算得到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并将上述位置投影到IMU中心,形成一段轨迹线,称之为RTK轨迹;
32)利用定位传感器的测量值解算IMU中心的位置,形成一段轨迹线,称之为INS轨迹;
33)通过匹配RTK轨迹与INS轨迹,计算出INS的初始航向角误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RTK航向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得到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倾斜RTK的IMU位置与测量杆底端触底部位的位置关系描述如下:
式中,n表示当地坐标系n系,n系是以IMU相位中心为原点,x轴平行于当地水平面指向正北,y轴平行于当地水平面指向正东,z轴垂直于当地水平面向下,三者构成右手系;b表示载体坐标系b系,b系是以IMU相位中心为原点,x轴指向载体前进方向,y轴垂直于x轴指向载体右侧,z轴与x轴和y轴垂直并构成右手系;表示测量杆触地点的位置向量,投影在n系,T表示杆尖;表示IMU位置向量在n系下的投影;为姿态矩阵;lb为IMU中心指向触地点的向量,在b系下的投影;
进一步将IMU的位置推算公式改写为
式中右边只有姿态矩阵随时间变化,因此只要求解出每个时刻的姿态即完成IMU位置的推算,姿态更新算法描述如下:
(3)式通过姿态四元数q更新姿态,其中,k-1表示上一时刻,k表示当前时刻,则当前时刻b系到n系的四元数进一步分解为上式所示的3个四元数:和分别表示n系和b系的姿态变化,是上一时刻的四元数;
其中,的更新忽略不计,b系的姿态变化简化为:
其中,Δθk和Δθk-1分别是当前时刻和上一时刻的陀螺角增量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RTK航向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3)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将RTK轨迹所确定的坐标系记为参考坐标系r系,将INS轨迹所确定的坐标系记为计算坐标系c系,r系与c系简化为两个共面的二维坐标系,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夹角即为初始航向角误差,选择三参数:初始航向角误差θ、北向平移距离N、东向平移距离E,构建如下坐标转换矩阵:
其中表示c系到r系的坐标转换矩阵,依据坐标转换原理,建立如下观测方程:
式中,si,r,si,c分别是RTK轨迹与INS轨迹坐标序列的平面投影,i表示第i个点,i=1,2,3,4…n;Δ是观测误差;
虽然坐标转换矩阵有6个参数,但独立的参数只有航向角误差θ、北向平移距离N、东向平移距离E这三个参数,因此将这三个参数作为估计参数:
式中,上标k表示迭代次数;
将观测方程按泰勒公式展开,舍弃二阶项和高阶项得:
令
上式简化为:
写成残差方程的形式,则为:
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解算结果:
x=(HTH)-1HTz (12)
Xk=Xk-1+xk (13)
其中,最小二乘法的初值通过向量匹配法获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倾斜RTK航向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小二乘法的初值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通过选取RTK轨迹和INS轨迹上相同历元下的对应点,组成多对向量,求出多对向量的夹角后,赋予多对向量的夹角不同的权重,确定出一个初始航向角误差的角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3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