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边输送带托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0880.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64 | 分类号: | B65G15/64;B65G23/04;B65G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边输送带托辊结构,包括输送带和波形挡边,输送带通过滚筒带动,输送带的内顶部设有多个托辊,托辊上套接有多个支撑筒,支撑筒的顶部支撑在输送带的内顶面,托辊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的顶部略高于输送带,两个限位环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支撑筒和限位环均固定设置在托辊上。本发明采用的托辊结构,可以通过支撑筒对输送带进行支撑,减少了与与输送带的接触,限位环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输送带跑偏,从而减少了输送带损坏和跑偏的现象,保证了输送带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边输送带托辊结构。
背景技术
挡边输送带为大倾角波状挡边输送带,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多个托辊,对输送带进行支撑,现有的托辊都是平的,中间没有支撑,直接与输送带接触,输送带运行时,托辊容易把输送带损坏,产生皮带跑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减少了输送带损坏和跑偏的挡边输送带托辊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挡边输送带托辊结构包括输送带和波形挡边,输送带通过滚筒带动,输送带的内顶部设有多个托辊,托辊上套接有多个支撑筒,支撑筒的顶部支撑在输送带的内顶面,托辊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的顶部略高于输送带,两个限位环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支撑筒和限位环均固定设置在托辊上。
所述的托辊中部套接有两个支撑筒。
所述的限位环顶部内侧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为0.5cm。距离过远起不到限位作用,距离过近会影响输送带正常运行。
使用原理为:
挡边输送带正常使用时,滚筒转动带动输送带行进,进行物料输送,托辊通过支撑筒对输送带进行支撑,限位环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输送带跑偏。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托辊结构,可以通过支撑筒对输送带进行支撑,减少了与与输送带的接触,限位环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输送带跑偏,从而减少了输送带损坏和跑偏的现象,保证了输送带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2、波形挡边;3、滚筒;4、托辊;5、支撑筒;6、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挡边输送带托辊结构包括输送带1和波形挡边2,输送带1通过滚筒3带动,输送带1的内顶部设有多个托辊4,托辊4中部套接有两个支撑筒5,支撑筒5的顶部支撑在输送带1的内顶面,托辊4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环6,限位环6的顶部略高于输送带1,两个限位环6分别位于输送带1的两侧,支撑筒5和限位环6均固定设置在托辊4上,限位环6顶部内侧与输送带1之间的间距为0.5cm。
使用原理为:
挡边输送带正常使用时,滚筒3转动带动输送带1行进,进行物料输送,托辊4通过支撑筒5对输送带1进行支撑,限位环6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输送带跑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0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