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倒置造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1167.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晶;姜元军;叶英超;权林林;李普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8;B22C9/02;B22C9/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调距 螺旋桨 倒置 造型 结构 | ||
本发明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倒置造型结构,涉及螺旋桨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的倒置造型浇注结构。本发明包括:砂箱、冒口、I#砂芯、II#砂芯、冷铁、浇注系统;II#砂芯为油缸内胆砂芯,倒置于砂箱的中部,与砂箱的内箱型形成油缸型腔体;冒口置于砂箱内部,冒口上端面与砂箱上表面平齐,位于油缸型腔体的上部;I#砂芯置于冒口的中部,并位于油缸型腔体的上部;II#砂芯的外圈砂箱内设置有若干个冷铁;浇注系统与油缸型腔体的油缸法兰底沿处相通。冷铁环绕在油缸型腔体的油缸法兰的外沿,形成一个环形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余量过大、二次加工费工费时、增加成本、成品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倒置造型结构,涉及螺旋桨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的倒置造型浇注结构。
背景技术
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是调距桨上一个主要的部件,它的内部充满油,做活塞缸体运动,以此来协助改变调距螺旋桨的螺距。依据设计单位调距桨用油缸通用技术条件和船级社规范要求,船用调距桨油缸产品的整个内腔在1dm2的参考面内允许存在的缺陷个数仅为12个,且单个缺陷的最大允许直径为1mm。若油缸内腔因超量超标的缺陷存在做焊接修补处理后使用,则该油缸不能耐高压,使用中易漏油且会发生变形,不能借助活塞缸体运动协助改变调距桨螺距,大大降低螺旋桨推进效率,减少油缸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是,当船航行在大海深处时,在危急时刻不能通过油缸内活塞缸体运动协助改变调距桨螺距,螺旋桨的失控促使船失去前进的动力,迫停在海中,危及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如油缸用于军船上,迫停时极易被敌方攻击,造成船毁人亡的巨大损失。由此可见,油缸产品在调距桨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对油缸整个内腔质量的要求极高。
目前,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主要采用的正置式造型方法,因其为开放式造型方式,故存在如下缺点:
(1)开放式造型方式,使整个油缸内腔铸造缺陷严重,产品报废率高,超过50%。
(2)开放式造型方式,使油缸内腔缺陷超量超标,经焊接修补处理后,油缸不能耐高压,易漏油,易发生变形。
(3)开放式造型方式,使油缸内腔缺陷超量超标,经焊接修补处理,耗费大量人工工时、焊机焊条、电能源等资金开支。
(4)开放式造型方式,造型时必须人为加大油缸内腔加工余量,浇注时会消耗大量金属液,毛坯件内腔机械加工工作量大,降低工艺出品率,浪费材料,耗费人工工时。
(5)开放式造型方式,浇注时,油缸内腔与冒口连接,易使油缸内腔的金属液直接与空气接触,导致油缸内腔金属液易氧化从而产生铸造缺陷;同时,冒口补缩不当,易造成油缸内腔产生缩松缩孔缺陷。
(6)开放式造型方式,因油缸法兰厚大,不易建立合理的温度梯度,不能实现顺序凝固,易使油缸内腔产生铸造缺陷。
(7)开放式造型方式,浇注时氧化渣极易通过浇注系统直接进入到油缸底部,造成油缸内腔底部产生氧化夹渣缺陷。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倒置造型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开放式浇注形式造成加工余量过大、二次加工费工费时、增加成本、成品率低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船用调距螺旋桨油缸倒置造型结构。本发明主要采用倒置浇注的封闭式造型形式,从而达到的较少加工余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成品率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片承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橡胶粉尘回收处理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