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探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1341.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唐云峰;张文济;吴美武;刘恩晓;童芸;徐凌云;杨琳;张一鹏;张勇;吴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G01V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子 装置 探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探测系统,包括天线单元、发射通道、谐波接收通道、时钟发生单元、显控单元、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操作软件;发射通道电路与时钟发生单元、天线单元相连,谐波接收通道与时钟发生单元、天线单元相连;显控单元与时钟发生单元、发射通道、谐波接收通道相连;天线单元包括天线1、天线2及天线3。本发明实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探测系统可用于各种需要防止窃听、摄录、拷贝、爆炸等具有非线性PN结的电子设备被携带进入的场所的反恐反窃密安检安全保障,可适用于空阔或狭小工作环境。本发明探测灵敏度高、虚警率低、误报率低、发射功率小、对人体伤害小、重量轻、人机互动友善、方便移动、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的最基本元素是二极管,二极管为两种半导体物质联结而成,根据二极管的特性,一般将二极管的联结点称之为非线性结点。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在各种窃听器、U盘、手机、摄录相机、爆炸物定时装置、遥控装置上大量使用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在这些电子元件中存在着单个或多个非线性结点。电子装置探测系统就是在搜查的区域内发出高频波,激发各种定时、遥控器及窃听器等电子设备的非线性结点上的再辐射回波,用探测系统上的接收器捕获到各种再辐射回波,以实现电子目标探测。目前,采用非线性结探测技术的电子目标探测器已成为反恐反窃听及保密安检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均广泛应用。
现有对场馆的人员、物体、行李、墙壁、地板、天花板、家具等是否带有非线性电子目标进行技侦的设备,大多采用单发双收的模式,发射基波f,接收基波的二次谐波2f和三次谐波3f来进行处理,抗电磁干扰性能差、辐射功率大、而且虚警率较高。如201510273830.6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式非线性目标探测系统及方法,其公开的技术方案便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双发双收模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探测系统,即采用两路发射,分别发射频率f1和f2,接收机接收再辐射组合谐波信号f1+f2和2f1+f2,接收机采用谐波接收切换本振技术,一路接收链路实现双路接收,并经过下变频和信号处理,经过背景学习和恒虚警处理、动态门限等技术,提高探测灵敏度、抗干扰性能、虚警率,从而可以实现非线性电子产品目标探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探测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探测系统,包括天线单元、发射通道、谐波接收通道、时钟发生单元、显控单元、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操作软件;发射通道电路与时钟发生单元、天线单元相连,谐波接收通道与时钟发生单元、天线单元相连;显控单元与时钟发生单元、发射通道、谐波接收通道相连;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1、天线2及天线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通道包括发射信号源、功放、发射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谐波接收通道包括谐波接收前端电路与谐波接收下变频电路,二者电连接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钟发生单元包括三路输出,分别为发射通道1、发射通道2及谐波接收通道;其中,所述发射通道包括发射通道1和发射通道2;所述谐波接收通道包括谐波接收下变频电路、谐波接收前端电路;所述显控单元包括数据采集、控制、信号处理单元和报警信息输出单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通道1包括信号源1、功放1及滤波器1;所述时钟发生单元给所述信号源1提供时钟,所述信号源1输出的频率,经过所述功放1放大,再经所述滤波器1滤波后,经由所述天线1发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通道2包括信号源2、功放2及滤波器2;所述时钟发生单元给所述信号源2提供时钟,所述信号源2输出的频率,经过所述功放2放大,再经过所述滤波器2滤波后,经由所述天线2发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1、天线2和天线3形成天线阵列,分别与发射通道1、发射通道2、谐波接收通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