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1424.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岸端裕矢;坂元信幸;大山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58 | 分类号: | H01R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 端子 以及 | ||
提供能够确保适当的保持力并且适当地进行与基板的电连接的压配合端子。压配合端子(1)具备可塑性部(5),该可塑性部包含:宽幅部(53),其包含沿着与向基板(20)的通孔(23)插入的插入方向(X)正交的正交方向(第1正交方向(Y))朝向最外侧突出的触点;及贯通孔(8),其允许宽幅部向正交方向的内侧变形,可塑性部沿着插入方向被压入到通孔中,并且接触基板的通孔的内周面。宽幅部具有:位于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的触点即第1触点(54a);位于插入方向上的与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的所述触点即第2触点(55a);及位于插入方向上的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并且刚性低于第1触点的刚性和第2触点的刚性的低刚性部(5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压配合端子,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可塑性部,该可塑性部具有:腿部,其从主体部延伸并且外缘在轴向形成预定形状;以及细长的孔,其贯通端子且在横断方向具有冲压成的预定形状,并且将所述腿部分离并划分成向内的缘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301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的压配合端子中,在确保适当的保持力的方面以及适当进行压配合端子与基板的电连接的方面尚有改进余地。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创造,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适当的保持力并且适当进行与基板的电连接的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可塑性部,所述可塑性部包含:宽幅部,所述宽幅部包含沿着与向基板的通孔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朝向最外侧突出的触点;以及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允许所述宽幅部向所述正交方向的内侧的变形,所述可塑性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被压入到所述通孔中,并且与所述基板的所述通孔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宽幅部具有:第1触点,该第1触点是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的所述触点;第2触点,该第2触点是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与所述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的所述触点;以及低刚性部,该低刚性部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之间,并且刚性低于所述第1触点的刚性和所述第2触点的刚性。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可塑性部具有一对压入部,所述一对压入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延伸,且位于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隔着所述贯通孔对置的位置,并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1触点、所述第2触点以及所述低刚性部,一对压入部各自具有位于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贯通孔侧的内壁面以及位于所述正交方向上的与所述贯通孔相反侧的外壁面,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所述低刚性部的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外壁面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1触点的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外壁面的宽度尺寸以及所述第2触点的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外壁面的宽度尺寸。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低刚性部的所述外壁面凹陷成相对于所述第1触点和所述第2触点接近所述贯通孔。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一对压入部的所述外壁面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各自平行延伸,所述贯通孔在所述低刚性部处的所述正交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最大,并且所述正交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随着从所述低刚性部起沿所述插入方向远离而逐渐变小。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在基板的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覆膜,可塑性部在被压入到通孔的内周面时,利用第1触点来刮除覆膜。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间隔是所述通孔的所述插入方向的深度尺寸的7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