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IMO的多波束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和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2098.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毛志杰;周林;荆锋;陈英梅;高梅;屈亚运;王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408;H04B7/06;H04B7/08;H04B7/185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41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imo 波束 通量 卫星通信 系统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MIMO的多波束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基于MIMO的多波束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包括若干信关站,所述信关站通过馈线链路双向连接至卫星,卫星通过用户链路双向连接至用户终端,信息交互路径包括信关站经过卫星传输至用户终端,以及用户终端通过卫星传输至信关站,所述信关站连接至核心网络,每个所述信关站只设置一个天线,每个所述卫星设置有若干天线;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造多波束信号模型,列出每个信关站的信道矩阵Hi;
步骤2:对步骤1中的信道矩阵Hi进行优化;
步骤3:利用馈电链路无噪音的特点将信道矩阵Hi进行简化;
步骤4:采用置换方法为步骤3中的信道矩阵Hi构造规则LDPC-LU码;
步骤5:将多个信关站的信道矩阵进行加权;
步骤6:优化问题,实现对多波束卫星系统信道矩阵的编码;
所述步骤2的优化方法为:
由于波束的高方向性,消除了任何可能的多径;矩阵D∈RN×N整合馈源和有效载荷;不考虑非线性效应,矩阵D可表示为
D=diag(m1,m2,...,mN) (2)
式中,mn表示第n个馈送信号的振幅变化;在有完善的自动增益控制机制下,可以建立所有mn=1,n=1,2,...,N,D表示为一个单位矩阵;
馈电链路由直径7~9米的高增益抛物面天线和有效载荷支撑;在此带宽上馈送信号在馈送链路中可用频率多路复用;在这种情况下,馈送链路的信噪比SNR可定义为
其中,x为发送信号,为馈线链路传输的噪声方差,
所述步骤6中优化问题具体为:
通过优化以下问题来实现的:
其中,W为预编码矩阵,P为信号功率和,γk信号检测阈值,Nμ为每个波束内的最佳信道数, 优化问题p是一个非凸的四次约束二次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带有半定松弛方法来解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IMO的多波束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构造信道模型的具体步骤为:
第K个波束的第i个UT接收离散等效基带信号模型写为
yi=HiD(x+z)+ni,i=1,2,...,Nu (1)
其中,向量yi∈CK×1是第i个UT接收到的信号,ni∈CK×1是第i个UT接收机噪声,假设ni是独立同分布零均值高斯白噪声,且方差为x∈CN×1为发送信号,z∈CN×1对应于馈线链路传输的噪声项,假设为独立同分布零均值高斯白噪声,矩阵Hi∈CK×N是信道矩阵,其第k行用表示,是位于第k个波束处的第i个UT信道矢量;该矢量包含每个天线单元的信道系数n=1,2,...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IMO的多波束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简化方法具体为
因为SNR的值极高,馈电链路被认为是无噪音的;这样,可以将(1)中的系统模型简化为
yi=Hix+ni,i=1,2,...,Nu (4)
在高馈信噪比假设之后,(4)中的系统模型不考虑中继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20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流量统计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一种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