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2352.7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诗阳;蒋宗伯;于博;迟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鸷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4 | 分类号: | C22C29/04;C22C1/05;C22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粒 ti 金属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超细(d50≤600nm)Ti(C,N)粉体为主要基体材料,超细(d50≤800nm)高温难熔碳化物粉体为增强增韧相,超细(d50≤1umm)VC粉和Cr3C2为抑制剂,超细(d50≤1um)Ni份和Co粉为金属粘结相,经过分散球磨、干燥造粒、压制、独特的烧结工艺制备而成。所述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主相显微组织晶粒尺寸均小于1um,具有更高的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并兼顾该体系材料特有的韧性。用于制造数控刀具或母材可实现优异的耐磨损性和平衡的抗崩损性,且生产成本低、可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无污染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较传统硬质合金更优异的高温性能,耐磨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同时还能节约大量战略“钨”“钴”资源。然而,强韧性不足是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难题,也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中国专利201110138346.4通过气氛烧结制备了无钨钴Ti(C,N)基金属陶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较低的强韧性(抗弯强度≤1800,断裂韧性≤9.5)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中国专利201210321098.1利用高熵合金作为粘结相制备了金属陶瓷,但其无法同时满足“双高”(高强韧性、高硬度)的要求,导致该材料在应用领域受到极大限制。
目前金属陶瓷是以Ti(C,N)或TiC与TiN的混合粉末为硬质相,以Ni、Co、Mo等为粘结相,且通常还加入WC、Mo2C、TaC、NbC、Cr2C3、VC等过渡族金属碳化物来改善并提高材料的烧结和机械性能,这些都不能改变单一主元素的局限性。中国专利200610034982.1以多元高熵合金粉末粘结相复合数种碳化物烧结,制备了具有高耐热性的硬质合金,但该产品还是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尤其是无法满足同时具备高强、高韧、高硬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Ti(C,N)基金属陶瓷强韧性较低,无法满足“双高”且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提供一种高强韧性、高硬度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技术方案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种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Ti(C,N)50-70份、TiN 2-4份、ZrC 3-5份、NbC 3-5份、Mo2C 2-6份、TaC 0.25-1.75份、Cr3C2 0.6-1份、VC 0.3-0.5份、Ni 3-7份、Co 3-7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按照重量分数计,Ti(C,N)为6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Ti(C,N)的粒度为0.5-0.6μm,TiN的粒度为0.5-0.6μm,ZrC的粒度为0.6-0.8μm,NbC的粒度为0.6-0.8μm,Mo2C的粒度为0.8-1μm,TaC的粒度为0.8-1.2μm,Cr3C2的粒度为0.8-1.2μm,VC的粒度为0.8-1.2μm,Ni的粒度为0.4-0.8μm,Co的粒度为0.4-0.8μm。
技术方案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的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原料重量份数准确称量各原料,经过分散球磨、干燥造粒、压制、烧结制备而成所述超细晶粒Ti(C,N)金属陶瓷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鸷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鸷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2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