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3510.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雄;肖山虎;蔡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C04B24/00;C04B24/12;C04B24/22;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汪帆 |
地址: | 51014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酚醛树脂 废水 制备 混凝土 水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属于减水剂生产装置领域,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装置,包括物料过渡仓,物料过渡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管,且进料管靠近物料过渡仓的一端贯穿物料过渡仓的上壁,物料过渡仓远离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流管,汇流管靠近物料过渡仓的一端贯穿物料过渡仓的下壁,物料过渡仓内部通过多个进料管和汇流管与外界相连通,进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示压管,示压管的一端为闭合端,示压管的另一端为开口端,进料管的表面开凿有与示压管相匹配的安装限位槽,实现废水低排放并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水剂生产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制造过程中须大量反应水,该树脂合成后减压脱水又要将大量废水排放,该废水中主要成分为酚醛、甲醛与水,该废水毒性大、有机废物多,任意排放造成对周围环境严重污染,在环保工程中被列为主要毒物之一。
在公开号为CN201110035316.0的中国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包括反应锅,上端设有反应组分入口、下端设有生成物出口,反应锅组分入口设置为第一组分入口与第二组分入口,第一组分入口分别与酚醛组分、甲醛组分、氨基磺酸组分、丙烯酰胺组分、尿素组分相连通,第二组分入口与酚醛树脂废水经计量泵连通。反应锅上端还设有蒸汽通道、水通道、压力表、与温度计。反应锅下端的生成物出口设置为氨基磺盐系混凝土减水剂液态品生成罐并经输送泵与喷雾干燥塔连接,干燥后进入混凝土减水剂粉剂产品灌入筒。
上述方案中,不同原料通过不同的管道分别注入反应锅内,在反应锅内混合反应,而这些原料通常需要按一定比例进行注反应锅内,一旦某种原料的传输管道出现渗漏或堵塞的情况会导致反应锅内部分原料配比过少,影响反应锅内反应的正常进行,而由于上述方案中的各类原料如酚醛和甲醛等,大多为有毒物质,不完全以及不达预设标注的物料配比极易造成反应生成过多的有毒副产物,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它可以实现废水低排放并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包括物料过渡仓,所述物料过渡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管,且进料管靠近物料过渡仓的一端贯穿物料过渡仓的上壁,所述物料过渡仓远离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流管,所述汇流管靠近物料过渡仓的一端贯穿物料过渡仓的下壁,所述物料过渡仓内部可以通过多个进料管和汇流管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示压管,所述示压管的一端为闭合端,所述示压管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进料管的表面开凿有与示压管相匹配的安装限位槽,且示压管的闭合端插接在安装限位槽内,所述示压管的开口端贯穿进料管的外壁,并延伸至进料管内,所述进料管内部与示压管之间相连通,所述示压管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示压管内壁滑动连接有示位块,且示位块与示压管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示位块位于限位环和示压管开口端之间,所述限位环与示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主压缩弹簧,可以实现废水低排放并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的左右外壁上均开凿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槽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副压缩弹簧,且副压缩弹簧套接在限位杆的外侧,所述示压管的外壁上开凿有与卡块相配的卡槽,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更换示压管。
进一步的,所述示压管与进料管之间连接有密封硅胶套,且密封硅胶套与进料管固定连接,增加进料管与示压管之间的密封性,使进料管内传输的液体不易从进料管与示压管之间的间隙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