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具有该像素电路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968.6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庾露露;王龙;祝晓钊;冯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韩晓园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具有 oled 显示 面板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具有该像素电路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用以控制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用以控制给像素单元加热的像素加热电路结构。本发明通过给每个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添加一个加热电路结构,一方面无需增添外部电路,另一方面,能在相应的像素单元在低于温度阈值下发光时,再启动加热电阻,节约用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E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在低温下加热的像素电路、具有该像素电路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OLED显示屏有较大的工作温度范围,但在低温和高温时的亮度差值很大;在低温状态下,OLED屏体的亮度较正常状态时的亮度会偏低,为保证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中屏体可以正常使用,需在低温下向OLED显示面板加热。
现有的加热电路多会采用铺设加热电极,然后通过外部电源对电极控制来进行加热的方式,或者通过外加环境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测,在通过外部加热电路来加热的方式。然而,在器件中设置一个加热层来实现温度调控,会增加器件厚度,不利于轻薄化屏体设计;而且,加热层也需通过设计外部电路来实现加热层的导通与关断。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像素电路、具有该像素电路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低温下加热的像素电路、具有该像素电路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像素电路,用于OLED显示面板,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用以控制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发光的驱动电路结构、用以控制给像素单元加热的加热电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电路结构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加热电阻、加热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加热电阻均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以接收扫描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温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二P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串联连接且第二NMOS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输入端均连接至电源端,而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一NMOS管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端,另一端连接第一NMOS管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以接收扫描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温度信号,第三输入端用以接收重置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二PMOS管,第三NMOS管和第三P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第三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第三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串联连接且第一NMOS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和第三PMOS管的输入端均连接至电源端,而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三NMOS管的输入端;
所述加热电阻的一端接电源端,另一端连接第三NMOS管的输入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若干像素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