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并制备碳纳米材料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4044.8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骞伟中;崔超婕;尹泽芳;于翔;魏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B01D53/04;B01J20/20;B01J20/30;C01B32/15;C01B32/162;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集含 挥发性 有机物 气体 制备 纳米 材料 系统 方法 | ||
1.捕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并制备碳纳米材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吸收/解吸子系统(1)、一个吸附/脱附子系统(2)和一个碳化子系统(4),包括或不包括气液分离子系统(3);所述吸收/解吸子系统(1)的底部设置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通入口(5),顶部设置气体出口(6);吸附/脱附子系统(2)底部设置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入口(7),顶部设置吸附后气体出口(8)和脱附后气体出口(9);气液分离子系统(3)底部设置冷凝有机液体出口(11),顶部设置有机物气体出口(12),中部设置中部入口(10);碳化子系统(4)的底部设置底部入口(13),顶部设置碳化后尾气出口(14),碳化子系统(4)还设置有催化剂入口(15)与碳材料出口(16);所述吸收/解吸子系统(1)顶部的气体出口(6)分两路,一路连通吸附/脱附子系统(2)底部的气体入口(7),当包括气液分离子系统(3)时,另一路连通气液分离子系统(3)的中部入口(10),当不包括气液分离子系统(3)时,另一路连通碳化子系统(4)的底部入口(13);当包括气液分离子系统(3)时,吸附/脱附子系统(2)顶部的脱附后气体出口(9)连通气液分离子系统(3)的中部入口(10),气液分离子系统(3)顶部的有机物气体出口(12)连通碳化子系统(4)的底部入口(13);当不包括气液分离子系统(3)时,吸附/脱附子系统(2)顶部的脱附后气体出口(9)连通碳化子系统(4)的底部入口(13);碳化子系统(4)顶部的碳化后尾气出口(14)连通吸附/脱附子系统(2)顶部的吸附后气体出口(8);
所述吸收/解吸子系统(1)中装填液态烃类吸收剂;
所述碳化子系统(4)内部装填的催化剂为金属和/或氧化物,金属包括铁、钴、镍、铜、锰、锌、铂、钼、钨中的一种或多种,氧化物包括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为0-20%;催化剂在450-800℃下裂解有机物,有机物的质量空速为0.01-30h-1,生成碳纳米材料,所得尾气成分为氢气与甲烷;
所述子吸收/解吸子系统(1)的解吸率为80-99%,所述子气体吸附/脱附系统(2)的脱附率为95-99.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并制备碳纳米材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烃类吸收剂,其沸点为200~300℃,凝固点为-5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并制备碳纳米材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脱附子系统(2)中装填有易再生的吸附剂,材质为碳吸附剂、分子筛或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并制备碳纳米材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附剂为活性炭,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0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溴双酚S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柜面助手履职监控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