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盘-齿式组合联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4136.6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邢立峰;赵宇;刘欣欣;宋铎;曹安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3/18 | 分类号: | F16D3/18;F16D3/06;F16D3/10;F16D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倩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联轴器 | ||
一种膜盘‑齿式组合联轴器,解决了现有联轴器补偿能力差且对润滑需求高及的问题,属于机械传动领域。本发明包括输入法兰、第一膜盘、第二膜盘、挠性杆、中间轴、外齿、内齿和输出法兰;第一膜盘的一个端口和第二膜盘的一个端口相对,且通过铆钉连接;挠性杆两端为法兰面,中部为杆状结构,挠性杆的杆状结构伸入第一膜盘和第二膜盘围成的腔体内部,挠性杆一端的两个端面分别与输入法兰的端口和第一膜盘另一端口连接,挠性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膜盘另一端口的内沿连接,中间轴的一端与第二膜盘的另一端口的外沿固定连接,中间轴的另一端、外齿、内齿和输出法兰依次连接;输入法兰、第一膜盘、第二膜盘、挠性杆、中间轴、外齿、内齿和输出法兰同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性联轴器,属于机械传动领域。
背景技术
挠性联轴器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用于传递功率、补偿两轴之间由于安装误差、工作变形、热膨胀等原因所发生的轴向、角向、径向偏移,同时还可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
在有些不需轴向补偿的应用场合,要求联轴器能够补偿角向、径向的偏移,同时能够传递一定的轴向力。常规挠性联轴器在承受轴向力时会产生变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且容易导致联轴器的损坏。
航空、船舶等行业高速大功率机组通常使用膜盘联轴器或鼓形齿式联轴器作为轴系连接设备,膜盘联轴器无需润滑但轴向补偿相对较小,鼓形齿式联轴器轴向补偿能力强但运行时需要进行润滑。在有些场合下润滑条件有限,不能满足两侧鼓形齿润滑条件,同时膜盘联轴器补偿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联轴器补偿能力差且对润滑需求高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盘-齿式组合联轴器。
本发明的一种膜盘-齿式组合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包括输入法兰1、第一膜盘2、第二膜盘3、挠性杆5、中间轴6、外齿8、内齿9和输出法兰10;
第一膜盘2的一个端口和第二膜盘3的一个端口相对,且通过铆钉连接;挠性杆5两端为法兰面,中部为杆状结构,挠性杆5的杆状结构伸入第一膜盘2和第二膜盘3围成的腔体内部,挠性杆5一端的两个端面分别与输入法兰1的端口和第一膜盘2另一端口连接,挠性杆5的另一端与第二膜盘3另一端口的内沿连接,中间轴6的一端与第二膜盘3的另一端口的外沿固定连接,中间轴6的另一端、外齿8、内齿9和输出法兰10依次连接;
输入法兰1、第一膜盘2、第二膜盘3、挠性杆5、中间轴6、外齿8、内齿9和输出法兰10同轴。
作为优选,挠性杆5具有较大的轴向刚度和较小的弯曲刚度,在承受轴向压力时不产生压杆失稳现象,并能够承受高速旋转时弯曲疲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膜盘2和第二膜盘3均为J型侧壁的一体式结构,第一膜盘2和第二膜盘3的外圈端口相对,且通过铆钉连接;挠性杆5的一端与第一膜盘2的内圈端口连接,挠性杆5的另一端与第二膜盘3内圈端口的内沿连接,中间轴6的一端与第二膜盘3内圈端口的外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膜盘2与输入法兰1采用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联轴器满足高速运行要求同时可传递轴向力并能够补偿角向偏移,与鼓形齿联轴器组合使用可实现轴向、角向和径向补偿,补偿能力较普通膜盘联轴器大大提高。联轴器中挠性杆用于限制膜盘的轴向变形、传递轴向力,同时能够承受随膜盘角向补偿而产生的弯曲疲劳应力。通过挠性杆的轴向限位膜盘仅补偿角向变形,并且膜盘采用了J型盘和双盘结构,增加了膜盘的补偿性能缩小了膜盘直径,使联轴器更为适合高速大补偿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