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生物组织简易快速研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4732.4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付坚;王波;程在全;陈越;钟巧芳;张敦宇;殷富有;王玲仙;余腾琼;肖素勤;柯学;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07K1/14;C12N1/06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生物 组织 简易 快速 研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生物组织简易快速研磨方法,该方法将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入1~2粒钢珠球,盖上离心管,放入装满液氮的冷冻纸盒中,期间补充挥发的液氮,加完所有样品后,盖上冷冻纸盒盖子,样品冷冻0.5~1min后,将液氮倒回液氮罐中,手动上下快速摇动冷冻纸盒0.5~1min,使样品破碎,再次将液氮倒入冷冻纸盒中,装满冷冻纸盒,然后盖上冷冻纸盒盖子,使样品处于液氮保护中,防止样品解冻降解、实验需要样品时打开冷冻纸盒盖子取出离心管即可。离心管中的样品可直接用于后续核酸和蛋白的提取。本发明方法样品损耗量小,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避免样品交叉污染。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微量组织的研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量生物组织简易快速研磨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微量组织的研磨,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微量生物组织的研磨大多是用来制备活性蛋白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时的必要阶段。研磨为一个物理摩擦产热过程,较长时间的研磨极易造成生物大分子活力下降或丧失,为防止其活力下降或丧失,微量生物组织的研磨,一般实验室采用液氮研磨方法,由于液氮冷冻能将组织冻脆,且超低温能有效抑制核酸酶和蛋白酶的活性,研磨效果最好。传统的研磨方法是将样品装入离心管,经过液氮冷冻离心管后,利用研磨棒进行手工研磨。此类传统方法一次只能研磨一个样品,对于几百个甚至更多的样品,不仅效率低,还费时费力,操作人员往往在研磨几十个样品之后,由于左手一直扶着离心管,长时间处于冷冻状态,而右手反复旋转研磨棒,容易起水泡,所以操作人员手部最易受到损伤。因处于一个开放式的工作状态,样品不仅容易被污染,且在研磨过程中样品容易溅出,导致了样品的损失,同时为保证样品不被解冻,需用液氮频繁冷冻离心管,如此不仅费时且浪费液氮。针对传统研磨方法,一些学者对研磨棒进行了改造,或发明了新的研磨装置,但还是一次只能研磨一个样,工作效率仍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实用性不强。目前,也有一些公司出售相应的生物组织研磨仪,但这些研磨仪价格不仅昂贵,而且许多研磨仪的研磨方式,易引起离心管破裂,导致研磨失败,对于稀缺样品是不可逆的损失。另外,虽然上机前后,样品都可用液氮冷冻,但研磨仪里不能加液氮,每份样品需各自独立上机和下机,对于大量样品,如此操作所需时间长,样品容易解冻,易造成样品的降解。
因此,针对活性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开发一种微量生物组织简易快速研磨方法,降低样品在研磨中的损失程度,减少样品的交叉污染,提高研磨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生物组织简易快速研磨方法,它能使样品损耗量小,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避免样品交叉污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量生物组织简易快速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耗材的准备;
(2)将液氮倒入冷冻纸盒,使冷冻纸盒装满液氮且不溢出,将需研磨的生物样品加入已灭菌的离心管中,每个离心管内放入已灭菌的钢珠球1~2粒,盖上离心管盖子,将离心管放入冷冻纸盒格子内,期间补充挥发的液氮使冷冻纸盒装满液氮且不溢出,加完所有样品后,用冷冻纸盒盖子盖好冷冻纸盒;
(3)待样品冷冻0.5~1min后,从冷冻纸盒的一个角把液氮倒回液氮罐中,再盖好冷冻纸盒盖子;
(4)手动上下以每秒不低于2次的速度快速摇动冷冻纸盒,使样品破碎;所述每秒不低于2次以手动连续一上一下为1次;
(5)揭开冷冻纸盒盖子,将液氮再次倒入冷冻纸盒中装满冷冻纸盒且不溢出,然后盖上冷冻纸盒盖子,使样品处于液氮保护中,防止样品解冻降解,实验需要样品时打开冷冻纸盒盖子取出离心管即可,离心管内的样品直接用于后续核酸和蛋白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