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井曝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4891.4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夏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夏利达漂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沈淼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曝气装置,属于曝气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容纳完成曝气处理的处理槽,处理槽底面竖直设置有深井外筒体,深井外筒体中安装固定有深井内筒体,深井内筒体位于的轴线上,深井内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固定有进水管和污泥管,深井外筒体中还竖直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处理槽的边缘处,进气管的底端连接固定有曝气室,曝气室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深井内筒体连通的注气管,曝气室的侧壁上连接固定有第二补气管,第二补气管嵌入到深井内筒体的内壁上,这种深井曝气装置的优点在于污水和空气混合效果好,曝气效果好,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曝气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深井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274580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井曝气装置,包括深井筒体、顶槽、下降管和上升管,还设置有脱气池,脱气池与顶槽连通,顶槽设置有侧内循环通道,侧内循环通道的数量≥2,该通道与上升管连通,上升管位于下降管与深井筒体之间,下降管的顶部设置有防喷板,下降管的1/2-1/3处设置有高效气液紊流器,下降管与深井筒体为同心圆结构,深井筒体为“U”型结构。
这种深井曝气装置,其井深往往在百米左右,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加压之后注入到井的底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曝气的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曝气的效率,所以对空气压缩机选择要求极其严格,往往性能越好的空气压缩机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建筑成本,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需要大功率空压机24小时连续运行,造成很大的能耗,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和利用,并且还增加了处理成本,经济效益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井曝气装置,其优点在于污水和空气混合效果好,曝气效果好,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深井曝气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完成曝气处理的处理槽,所述处理槽底面竖直设置有深井外筒体,深井外筒体中安装固定有深井内筒体,所述深井内筒体位于深井外筒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深井内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固定有进水管和污泥管,所述深井外筒体中还竖直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处理槽的边缘处,所述进气管的底端连接固定有曝气室,所述曝气室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深井内筒体连通的注气管,所述曝气室的侧壁上连接固定有第二补气管,所述第二补气管嵌入到深井内筒体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的时候,污水和回流污泥分别通过进水管和污泥管注入到深井内筒体中,污水沿深井内筒体向下流入到深井外筒体,同时空气压缩机启动,将空气压缩之后通过进气管注入到曝气室中,之后空气通过注气管注入到深井内筒体中与污水混合之后,一同注入到深井外筒体的底部,污水和空气充分混合完成曝气的过程,之后混合液向上流入到处理池中,之后流入到脱气池中除去固体颗粒物。当污水流过第二补气管端部的时候,污水的流速越快,第二补气管端部处产生负压中,驱使曝气室中更多的空气向深井内筒体中运动,提高曝气效率,不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空气压缩机,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呈锥形设置的射流喷嘴,所述曝气室顶部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射流喷嘴插入到连接套筒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在通过射流喷嘴的时候,由于射流喷嘴的半径逐渐变小,空气流过射流喷嘴的过程中,空气流速进一步加快,使空气更加有力地注入到曝气室中,提高空气的流速,并且不需要提高空气压缩器的功率,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补气管的端部设置注气弯嘴,所述注气弯嘴镶嵌在深井内筒体的内壁上,并且第二补气管通过注气弯嘴与深井内筒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气弯嘴主要用于和深井内筒体连通,当污水流过注气弯嘴的端部的时候,污水的流速越快,深井内筒体的中压力就越小,即产生负压区域,使空气注入到深井内筒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夏利达漂染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夏利达漂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