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频段多振子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6253.6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牛自豪;肖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12;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金永刚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段 多振子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频段多振子天线,包括振子管,在所述振子管内设置有馈电网络,在所述振子管上通过支撑组件设置有多个竖向依次布置的振子,所述馈电网络伸出用于连接所述振子的馈电线,在所述振子管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所述振子管的底座。该L频段多振子天线体积小,重量轻,同时保证了水平面上的高辐射性能,具有水平方向的高增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天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频段多振子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天线增益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现有的L频段多振子天线无法保证在水平面上的高辐射性能,水平增益较低,且覆盖范围较小,应用的场景也较为单一,同时还存在着体积较大和重量较重的情况。
因此,如何使得L频段多振子天线在体积小和重量轻的同时具有高水平增益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频段多振子天线,解决现有技术中L频段天线体积大、重量重,且水平方向增益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频段多振子天线,包括振子管,在所述振子管内设置有馈电网络,在所述振子管上通过支撑组件设置有多个竖向依次布置的振子,所述馈电网络伸出用于连接所述振子的馈电线,在所述振子管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所述振子管的底座。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子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和第三振子,其中,所述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组成一个振子单元,且所述第一振子位于所述第二振子下方,在所述振子管上从下到上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振子单元,在相邻的所述振子单元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振子。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子、第二振子和第三振子均开设有上下导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所述振子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各个所述振子连接起来。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振子上开设有馈电孔,所述馈电线穿过所述馈电孔连接所述第二振子,其中,所述馈电线的外壳与所述第一振子电连接,所述馈电线的内芯与所述第二振子电连接。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振子管相适配,所述振子管可插入所述第一凸缘中并固定,所述第一凸缘开设有用于连接馈电接头的过孔,所述第二凸缘具有向上延伸的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馈电接头的通孔,所述馈电网络通过连接线穿过所述过孔电连接所述馈电接头。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定位卡,在所述定位卡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振子,在所述第一振子的第一开口上设置有金属环,在所述金属环上设置有金属管,在所述金属管外侧套设有所述第二振子,在所述金属管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盘,在所述第二支撑盘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并卡位所述第三振子的卡位套筒。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子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振子的内壁的支撑环。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振子单元中的所述馈电线的布置方向为交错布置,且错开的角度为90度。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子管上开设有供所述馈电线伸出的开口。
在本发明L频段多振子天线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馈电网络为功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