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6292.6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屈正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昌霞 |
主分类号: | A47D9/02 | 分类号: | A47D9/02;A47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婴儿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包括摇抚装置,用于放置婴儿,并进行摇动;第一手环,其配置在婴儿手臂上,用于检测加速度和声音;第二手环,其配置在监护人手臂上,用于检测加速度和提供震动;控制模块,其设置在摇抚装置上,并分别与第一手环、第二手环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能够对婴儿进行摇动,通过摇动提供镇静作用以使婴儿在情感上放松,帮忙婴儿进行睡眠;另外,能够让监护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尤其是夜晚的睡眠,保障其身心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婴儿睡眠不规律,常常半夜醒来,妈妈们不得不熬夜抱着摇动婴儿,使婴儿在摇动中放松,从而促使婴儿快速入睡。长此以往,妈妈们筋疲力尽,劳累不堪,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包括:
摇抚装置,用于放置婴儿,并进行摇动;
第一手环,其配置在婴儿手臂上,用于检测加速度和声音;
第二手环,其配置在监护人手臂上,用于检测加速度和提供震动;
控制模块,其设置在摇抚装置上,并分别与第一手环、第二手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手环发送的加速度和声音数据信息,根据加速度数据信息判断婴儿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进入睡眠状态,则向摇抚装置发送停止摇抚指令;若未进入睡眠状态,则向摇抚装置发送摇抚指令,并根据声音数据信息判断是否进入啼哭状态;若进入啼哭状态,接收第二手环发送的加速度数据信息,判断监护人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监护人未进入睡眠状态,则直接向第二手环发送震动指令;若监护人进入睡眠状态,则判断啼哭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大于预设时间,则向第二手环发送震动指令。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摇抚装置包括床体、摇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摇动机构设置在床体下方并用于驱动床体前后摇动,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摇动机构下方并用于驱动摇动机构前后移动,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摇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摇抚装置被配置为:所述摇动机构和移动机构同侧同步运动,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摇动机构移动到一侧最大幅度时,摇动机构驱动床体同一侧摇动到最高。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摇动机构包括柜体、两个第一移动板、两个第二移动板、两个第一椭圆凸轮、两个第二椭圆凸轮、六个第一弹簧、六个第二弹簧和四个支撑板,所述柜体顶部开口并且在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柜体左右内壁共开设有前后两组且左右对称的四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自柜体顶部竖直延伸至底壁,所述两个第一移动板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组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移动板分别与前后两组滑动槽滑动连接并位于第一移动板上方,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之间通过三个第一弹簧相连,所述第一移动板通过三个第二弹簧与相连柜体底壁连接,所述柜体左右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第一电机,所述两个第一电机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椭圆凸轮与第二椭圆凸轮通过连接杆相连且同一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椭圆凸轮、第二椭圆凸轮的相位差为π/2,两个第一椭圆凸轮位于柜体前部且相位相同,两个第二椭圆凸轮位于柜体后部且相位相同,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轴承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梁上,所述第一椭圆凸轮与第二椭圆凸轮下端分别与第二移动板抵接,所述支撑板下端通过安装孔与第一移动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竖直向上伸出并与床体连接,使床体悬置在柜体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昌霞,未经朱昌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