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6317.2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丽;尹立新;张元华;钮臧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D5/23;D06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面料的制备方法,原料为功能性锦纶FDY纤维,工艺流程为:织造→前处理→染色→烘干→磨毛→定型;功能性锦纶FDY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聚酰胺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功能性锦纶FDY纤维;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中心线的夹角之比为1.0:1.5~3.1:1.5~3.1,最小夹角为50~90°,其余两夹角相等,三叶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5~3.5:1;不同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有的三叶形喷丝孔呈同心圆分布,各三叶形喷丝孔的与最小夹角相对的叶的中心线通过圆心,且指向背离圆心。本发明提高了座椅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座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座椅面料的风格也日新月异。目前,座椅面料一般由真皮、人造革、织物面料等制成,由于纺织面料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尤其迅速。对于一般的座椅来讲,舒适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现有技术的座椅面料由于透气性和吸湿性差,久坐会产生闷热感,严重影响舒适性。
因此,研究一种具有较好吸湿性和透气性的座椅面料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面料的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面料吸湿性和透气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座椅面料的制备方法,原料为功能性锦纶FDY纤维,工艺流程为:织造→前处理→染色→烘干→磨毛→定型;
功能性锦纶FDY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聚酰胺熔体从喷丝板上的三叶形喷丝孔挤出后采用环吹风冷却,依照FDY工艺制得功能性锦纶FDY纤维;
同一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中心线的夹角之比为1.0:1.5~3.1:1.5~3.1,最小夹角为50~90°,其余两夹角度数相同,三叶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5~3.5:1;不同三叶形喷丝孔的三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所有的三叶形喷丝孔呈同心圆分布,各三叶形喷丝孔的与最小夹角相对的叶的中心线通过圆心,且指向背离圆心。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本发明采用功能性锦纶FDY纤维作为原料,进行织造→前处理→染色→烘干→磨毛→定型的工艺流程,前处理是清除纺丝和织造过程中使用的油剂,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加均匀的染色效果和更高的上染率;烘干是为了后续更好的磨毛,还可以使功能性锦纶FDY纤维获得三维卷曲形态,从而织物具有一定的弹性;磨毛是在织物表面产生一层短而密的绒毛,该绒毛源于发生自卷曲后的FDY纤维,具体在磨毛机上进行,磨毛后,绒毛仍然具有三维卷曲形态,这种卷曲形态是纤维自卷曲产生的,稳定性好,可使座椅面料保持持久的风格。另外,由于锦纶的耐磨性好,可以满足座椅面料在使用中对耐磨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织绒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ET/PBT同板混纤丝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