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农作物生化肥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6970.9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绿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6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农作物 生化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农作物生化肥及其生产工艺,涉及有机肥料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数:蔬菜烂叶30‑40、玉米秸秆40‑50、硅藻土70‑80份、辅料40‑50份、钙镁磷肥10‑15份、生物酶8‑13份、碳磷钾10‑15份、蛋白胨15‑20份、发酵剂20‑30份、土壤调节剂30‑40份;该面膜是将面膜液和面膜布分别放入包装袋中得到;本发明具有提高肥料的肥力,易于有机农作物的吸收;对环境影响小,无污染;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了有机肥的适用范围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农作物生化肥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缓解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生物有机肥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现有技术中的生物有机肥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并且肥力有限,导致添加的肥料的量增多,这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费力充足,污染小的生化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农作物生化肥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有机肥肥力低、生产时伴有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农作物生化肥,按质量份计,所述有机农作物生化肥含有:蔬菜烂叶30-40、玉米秸秆40-50、硅藻土70-80份、辅料40-50份、钙镁磷肥10-15份、生物酶8-13份、碳磷钾10-15份、蛋白胨15-20份、发酵剂20-30份、土壤调节剂30-40份。
优选的:按质量份计,所述有机农作物生化肥含有:蔬菜烂叶30-35、玉米秸秆45-50、硅藻土75-80份、辅料40-45份、钙镁磷肥12-14份、生物酶10-12份、碳磷钾12-14份、蛋白胨17-19份、发酵剂24-27份、土壤调节剂34-38份。
优选的:按质量份计,所述有机农作物生化肥含有:蔬菜烂叶30、玉米秸秆50、硅藻土80份、辅料43份、钙镁磷肥13份、生物酶11份、碳磷钾11份、蛋白胨18份、发酵剂26份、土壤调节剂35份。
优选的:所述辅料由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农作物生化肥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量先将蔬菜烂叶、玉米秸秆、硅藻土、辅料、钙镁磷肥、生物酶、碳磷钾、蛋白胨放入粉碎机中先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物料倒入发酵池中,然后向发酵池中添加配方量的发酵剂,然后再想发酵池中添加一定量的水,使得发酵池中的物料中水分占50%-65%,使得物料能够手握成团即可;
(2)然后将发酵池中的物料进行堆放发酵,并控制发酵温度,当发酵温度大于70摄氏度时,通过在物料堆中打孔进行散热,保持发酵温度在40-70摄氏度;
(3)发酵后,散开发酵堆,静置至室温,并向发酵池中添加配方量的土壤调节剂,然后再将发酵池中的物料搅拌均匀;
(4)然后将在通过风机将发酵池中的物料中的水分晾干,将晾干后的物料放入圆形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绿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绿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6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