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射通信中的高效率千兆以太网接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7445.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韩燕杰;徐志平;翟平衡;何占林;毛晶晶;李志勇;张越;王培南;张会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射 通信 中的 高效率 千兆 以太网 接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射通信中的高速率千兆以太网接入装置,涉及到高速率散射通信设备中以太网业务的并行接入。本发明采用FPGA+AR8035+DDR3的模式,可以实现10M/100M/1000M,实现了将突发并行数据高效的转换成连续的串行码流。本发明恢复后的数据没有对元数据包进行修改,能够兼容多有的以太网业务,同时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并行业务的传输,可移植性好,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射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散射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高效率以太网接入方式,特别适用于高速率散射通信设备中高速率以太网业务并行接入。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率散射通信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传统的散射通信中采用了Xbridge+百兆以太网PHY的架构,该架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率以太网业务速率的需求。本发明中采用FPGA+AR8035+DDR3 SDRAM的方式。该方式现将散射业务速率从100Mbps提升到1000Mbps,大大提高了业务的接入速率。但是在散射调制解调中采用的是连续的串行码流,而AR8035输出的是突发并行数据。为了适应散射的调制解调方式,在该发明中实现将突发并行数据高效的转换成连续的串行码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散射通信中的高效率千兆以太网接入方式。本发明是将PHY传输的突发并行数据高效的转换成连续的串行码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散射通信中的高速率千兆以太网接入装置,包括上行前级缓存模块1、帧处理模块2、后级缓存模块3、复接模块4、调制解调器5、分接模块6、下行前级缓存模块7和帧恢复模块8;
上行前级缓存模块1用于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帧处理模块2用于将上行前级缓存模块1缓存的数据进行帧重组;后级缓存模块3用于将帧处理模块2帧重组后的数据进行缓存,并通过写入时钟和读出时钟的换钟操作,进行数据的并串变换;复接模块4用于将串行业务数据与其他业务数据进行复接,将复接后的数据送入到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5用于将复接后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后发送出去,还用于接收外部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分接模块6用于将解调和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分接处理,分成以太网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下行前级缓存模块7用于将分接后的以太网数据进行缓存;帧恢复模块8用于将下行前级缓存模块7缓存的以太网数据进行帧重构后通过物理层发送。
其中,帧处理模块2包括去前导位模块9、加帧头模块10和上行替换关键字模块11;去前导位模块9用于检测数据帧的前导位,通过从物理层中接收到的控制使能,去掉数据中前导位和校验位,得到有用信息;加帧头模块10用于在使能控制下,在去掉前导位和校验位的数据帧中加入固定码字,作为帧头;上行替换关键字模块11用于将加入帧头后数据流中与帧头重复的关键词去掉。
其中,帧恢复模块8包括检测帧头模块12、下行替换关键字模块13和增加前导位模块14;
检测帧头模块12用于从下行前级缓存模块7中缓存的以太网数据中检测固定帧头码字并去掉,将去掉帧头后的数据进行串并变换和使能生成,读出有用数据,并找到起始位置;下行替换关键字模块13用于将上行替换关键字模块11替换的与帧头重复的关键字恢复出来;增加前导位模块14用于在使能的作用下加入前导位和校验位,将重构后的数据通过物理层发送出去。
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该发明相对于传统的散射以太网业务,简化了硬件设计、降低成本;将硬件接口的最大传输速率从100Mbps提升到1000Mbps。
2、该发明基于L2层处理,恢复后的数据没有对原数据包进行修改,能够兼容所有的以太网业务。
3、该发明在帧处理中,替换与帧头相同的内容,在信道稳定的情况下,不会发生误检和漏检帧头的情况,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