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承接产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9204.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平;罗龙华;杨召君;杨明明;汪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1/0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承接 产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注塑产品生产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承接产品装置,按注塑产品运输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底座、第一运输机构、一对滑动机构、承接机构、第二底座和第二运输机构,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和其中一个滑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运输机构和另一滑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所述承接机构包括驱动件、机械手臂和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与机械手臂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分别驱动机械手臂活动和吸附部翻转,所述吸附部设置有两个面,所述两个面均能吸附起一个注塑产品;所述其中一个滑动机构上设置有除水件,所述另一个滑动机构上设置有打磨件;还包括控制系统;解决了一个承接装置无法同时承接多个注塑产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产品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承接产品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制品是指用注塑成型机把塑料加热塑化熔融,然后再注射到成型模具空腔内成型,经冷却降温,熔体固化后脱模,注塑成型机注射成型的制品。现如今,注塑制品生产线已经智能化,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取代大部分人力劳动,使得生产更加规范化,但是在除水口工序时,除完水口,需要将注塑件打磨,并放置到收集点进行封装,期间需要用到承接装置,现有技术中,当后一个注塑产品打磨完后,需要用机械手臂放置到收集点,而前一个注塑产品承接到打磨点又需要使用另一个机械手臂,机械手臂的增加,加重了成本,且占地面积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承接产品装置,解决了一个承接装置无法同时承接多个注塑产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承接产品装置,按注塑产品运输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底座、第一运输机构、一对滑动机构、承接机构、第二底座和第二运输机构,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和其中一个滑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运输机构和另一滑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所述承接机构包括驱动件、机械手臂和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与机械手臂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分别驱动机械手臂活动和吸附部翻转,所述吸附部设置有两个面,所述两个面均能吸附起一个注塑产品;所述其中一个滑动机构上设置有除水件,所述另一个滑动机构上设置有打磨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运输机构、除水口机构、驱动件、第二运输机构和打磨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附部包括转轴、旋转架、真空发生器和真空吸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架包括横向板、第一竖向板和第二竖向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横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板和第二竖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横向板横向两侧面上,所述真空吸嘴为多个,所述真空吸嘴均匀设置在第一竖向板和第二竖向板上;所述真空吸嘴和真空发生器通过吸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真空发生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连接杆和第一运输板;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传送带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运输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运输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二运输板;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运输板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运输带上。
进一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支架、横向滑轨、竖向滑轨、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横向滑动架和竖向滑动架;所述横向滑轨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横向滑动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以在横向滑轨上滑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横向滑动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横向滑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滑轨设置在横向滑动架的正面,所述竖向滑动架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以在竖向滑轨上滑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除水件包括抽风机和切割头,所述抽风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滑动机构的支架上,所述切割头设置在其中一个滑动机构的竖向滑动架上,所述切割头外围设置有罩体,所述抽风机与罩体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软管延伸至罩体内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抽风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9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