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溶丁酸钠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9988.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平华;程怀灵;张抒;赵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格雷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50/60;A23K40/30;A23K20/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酸 钠微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肠溶丁酸钠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肠溶丁酸钠微囊包括内核层和包覆于内核层表面的包衣材料层;所述内核层包括丁酸钠核心以及包裹丁酸钠核心的辅料层。本发明所涉及的肠溶丁酸钠微囊制剂不具有酸败样气味,不易吸潮,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能够在肠道中缓慢溶解,达到肠道靶向释放,显著提高吸收效果。与普通的丁酸钠粉剂相比,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饲养动物时,能够显著提高动物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降低腹泻率;且能显著降低动物回肠和结肠内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的含量,同时使结肠和盲肠中的有益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溶丁酸钠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丁酸,作为短链挥发性脂肪酸最主要的代表,是结肠腔主要的阴离子和结肠细胞的营养物质,是大肠细胞的主要能量底物,能够快速地被结肠细胞吸收和氧化,为结肠细胞供能。在调节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电解质平衡以及诱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丁酸具有饲料酸化剂的生理作用,能够提供动物生产性能,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具有游离性和挥发性,生产中将其制成相对稳定的钠盐即丁酸钠。
丁酸钠是肠道上皮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作为肠上皮细胞的一种能量来源,可不经消化直接被上皮细胞吸收,促使肠上皮细胞增殖发育,维持肠粘膜的完整性,有效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最终实现肠道的健康。
由于丁酸钠具有绿色、无公害特点,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营养生理功能等特点,因而被农业部列入《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使用,同时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减少部分抗生素的使用。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限制了其在饲料加工与养殖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具体来说,丁酸钠具有特殊奶酪酸败样气味,影响对饲料品质的认可,对食道刺激性较强;丁酸钠易吸潮、流动性较差,不利于饲料加工和贮藏;丁酸钠主要在肠道后半段发挥作用,如果不包膜,其有效成分在胃中会被吸收,难以进入肠道。即使进入肠道,也被小肠吸收,无法满足肠道各段对丁酸钠的需求,不能肠道后段持续供能。
CN105995192A公开了一种草鱼饲料用纳米缓释丁酸钠的制备方法,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滴加正丁酸,滴加完成后反应1.5-2.0h,得丁酸钠溶液,丁酸钠溶液中加入辅料,辅料与丁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1.5:2,辅料包括蜂蜡2-3份、棕榈蜡1-2份、鱼油0.1-0.5份、聚乙二醇1-4份,填充剂0.5-1份、纳米缓释载体1-1.5份,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即得纳米缓释丁酸钠,干燥温度为200-220℃。采用纳米包埋技术对丁酸钠进行纳米包埋,克服了丁酸钠有异味,易潮解,难以被肠道利用,不能持续为肠道提供能量的缺点,促进了草鱼肠道的健康,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
CN102579369A公开了一种丁酸钠肠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从丁酸钠合成工艺开始产品合成,对合成的丁酸钠液体进行液态下包合,液态包合后喷雾制粒,得到丁酸钠肠溶缓释制剂。所述制备方法减少了生产环节及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降低产品的挥发性气味及引湿性,制备到的丁酸钠肠溶缓释制剂为白色球形颗粒,粒径大小200μm-500μm。稳定性好,防潮性能强、可在肠道内缓慢释放,提高了产品的生物利用率。
但现有技术中关于如何更好地克服丁酸钠的食道刺激性、易吸潮性、低流动性等缺点的策略还很有限,因此,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肠溶丁酸钠制剂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溶丁酸钠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提供一种肠溶丁酸钠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饲料添加剂和一种饲料。该肠溶丁酸钠微囊制剂不易吸潮,流动性和分散性好,能够到达肠道部分靶向缓慢释放,能够满足肠道各段对丁酸钠的需求。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格雷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格雷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9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