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充气甲状腺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0221.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学文;鲁灵慧;赵敏健;姚东节;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半边天微创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赵敏健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甲状腺 牵开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充气甲状腺牵开器械。包括引导烟雾排出的导管,基板,与基板相连的垂直板,自垂直板向下弯折的提拉板,基板上设有滑槽,滑槽两侧对称安装有可转动的一对主牵开叶片和一对副牵开叶片,一对主牵开叶片和一对副牵开叶片被构造和设计为分别被沿滑槽直线滑动的主推拉杆和副推拉杆拨动偏心旋转,主推拉杆、副推拉杆分别连接主推拉杆和副推拉杆;主传动杆和副传动杆穿过固定在垂直板上的定位套的一端,分别仅与套装在所述定位套上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耦合连接,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沿轴向限定在定位套上,可绕定位套旋转,驱动主传动杆、副传动杆直线运动,使一对主牵开叶片、一对副牵开叶片相互靠拢或张开,用于实施甲状腺腔镜手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免充气甲状腺牵开器,尤其适用于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装置。
技术背景
传统的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从乳晕开始在胸前打开隧道并游离颈前和上胸部皮瓣,其优点是术后颈前和上胸部均无切口,但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此术式切口远离病灶且无自然腔隙,故需大范围分离颈胸部皮下组织,并充入CO2气体建立操作空间,由此导致CO2通过创面吸收入血,同时在切除、取出大肿瘤时有较大难度。
2003年起,如报道“经锁骨下途径行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年4月”不需充气,但需要采用拉钩使皮瓣悬吊,建立一个免充气的操作空间。2009年吴国洋等人的研究“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技术要点”报道了经口入路的充气腔镜手术。2013年Nakajo等在“Trans-oral video-assisted neck surgery(TOVANS).a newtransoral technique of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with gasless premandibleapproach”中报道了经口腔前庭入路单孔免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如图1,是利用电刀以及电凝镊从患者嘴唇部1位切开,经过下颚骨3直达甲状腺2,将这些地方皮肤全面切开,利用器械将这些皮瓣悬吊,并通过器械为手术提供一个较大的手术空间,以便于医生操作。手术路径位于下颌两侧的颏神经4之间的空白区域,实施手术不会对患者面部照成神经损伤。
目前对于甲状腺免充气无疤痕治疗还没有一个全面的治疗装置,大多只是腋下或者开放手术,同时,医生和患者也更希望能清晰直观的了解手术前后的不同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适配于经口免充气无疤痕甲状腺手术,让医生患者更清晰直观的了解甲状腺手术前后的不同效果,本发明提供了能够经口免充气的甲状腺牵开器械,此器械解决了经病患口腔进入实施手术,手术空间不足,甲状腺病灶难以全面暴露出来,术后皮瓣与皮下组织间气体难以排尽,易形成血栓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实施手术创口小,免充气,术后无疤痕。
一种免充气甲状腺牵开器械,包括引导烟雾排出的导管,与导管依附成一体的基板,与基板顶部相连的垂直板,自所述垂直板一侧向下弯折延伸的提拉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平行于导管的滑槽,滑槽远离垂直板的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可转动的一对主牵开叶片和一对副牵开叶片,一对主牵开叶片和一对副牵开叶片被构造和设计为分别被沿滑槽直线滑动的主推拉杆和副推拉杆拨动偏心旋转,所述主推拉杆、副推拉杆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依次叠放在所述滑槽内,主推拉杆和副推拉杆另一端设置有分别连接主传动杆和副传动杆的爪一、爪二;所述主传动杆和副传动杆穿过固定在垂直板上的定位套的一端,分别仅与套装在所述定位套上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耦合连接,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沿轴向限定在定位套上,可绕定位套旋转,用于驱动主传动杆、副传动杆直线运动,使一对主牵开叶片、一对副牵开叶片相互靠拢或张开。
优选地,所述滑槽远离所述垂直板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前叉,一对主牵开叶片和一对副牵开叶片铰接在所述前叉与基板之间,主牵开叶片叠放在副牵开叶片上方;所述垂直板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套穿过的非圆形定位孔;至少一对所述导管依附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滑槽的一面,一对导管之间形成供电凝刀和腔镜穿过的手术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半边天微创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赵敏健,未经武汉半边天微创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赵敏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0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