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MCO2基因作为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诊断及治疗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1118.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杨;陈曦;杜玉平;谢不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51015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co2 基因 作为 标志 子宫 内膜 诊断 治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肿瘤标志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SMCO2基因作为标志物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诊断及治疗的应用。SMCO2基因可作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诊断生物标志物或者制备用于癌症诊断产品的应用。SMCO2基因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肿瘤中呈特异性高表达现象,而在正常组织中没有这种特异性高表达现象;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的SMCO2基因表达,可以快速、准确及清楚的确定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发生。SMCO2基因作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诊断标志,为临床治疗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提供了新的靶点,可应用于抗肿瘤的药物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肿瘤标志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SMCO2基因作为标志物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诊断及治疗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lung cancer, L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从病理和治疗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lung cancer, NSCLC) 和 小 细 胞 肺癌(small celllungcancer, S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 ~ 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由于小细胞肺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治疗上除了少数早期病例外,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肺癌指代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是我国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的我国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我国肺癌死亡率为5.47/10万,在癌症死因中,排在胃癌、食管癌、肝癌和宫颈癌之后,居第5位,占全部癌死亡的7.43%。我国第二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世纪90年代肺癌死亡率已居癌症死因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在21世纪开展的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则显示肺癌已居癌症死亡原因首位。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提示 :我国2011年新增肺癌病例约65万例,有52万例死于肺癌,两者均排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作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 肺癌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健康领域的研究重点。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 120 万,中国约占其中的 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 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 5 年生存率不足 5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由于发现晚,复发率高,导致患者死亡率也较高, 其5年生存率高度依赖于确诊时的肿瘤分期。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患者提高临床疗效及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同时,淋巴结转移亦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的重要因素,结直肠癌术前淋巴结状态的精准预测则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肠镜等传统检测方法通常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低,或花费高、有创、给患者带来不适等缺点。因此,临床亟需发展敏感、特异、经济、无创的方法,以方便结直肠癌的筛查,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和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效能。此外,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最常用方法的TNM分期系统也存在不足,即便是同一分期的病人也存在高度复杂的异质性,其对于临床预后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挖掘新型标志物,用于建立优于TOM分期系统的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方法,将有助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因而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